[发明专利]织物抗菌纤维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06479.0 | 申请日: | 2017-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375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朱耀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耀森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3/04 | 分类号: | D02G3/04;D02G3/22;D02G3/44;D01D5/2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林燕辉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织物 抗菌 纤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织物抗菌纤维,属于纺织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功能差别化聚酯纤维,尤其是抗菌聚酯纤维市场空间很大,这与人们日益成熟的健康管理和疾病预防意识的快速增长相适应。目前,可用于制造抗菌聚酯的抗菌剂主要有:通过物理吸附离子交换等方法,将银、铜、锌等金属(或其离子)固定在氟石、硅胶等多孔材料的表面制成抗菌剂,然后将其加入到聚酯材料中即获得具有抗菌能力的纤维。其中,银系抗菌剂因其不分解,持久,抗菌谱广,对细菌不易诱导耐药性,抗菌能力强,是无机抗菌剂中应用最广的。然而,由于其属于重金属,成本高,且在聚酯材料中较难分散易造成纤维拉丝连续性差、断裂强度低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杀菌效果出众的织物抗菌纤维。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织物抗菌纤维,包括竹炭纤维和涤纶纤维,竹炭纤维与涤纶纤维相绞合,还包括壳聚糖、超细纤维,所述竹炭纤维外表具有多孔结构,所述壳聚糖填充于多孔结构内;所述涤纶纤维外表面设有螺旋形葫芦形槽体,所述填充有壳聚糖的竹炭纤维落入葫芦形槽体底层,超细纤维落入葫芦形槽体表层。
进一步说,所述涤纶纤维为空心结构,涤纶纤维内芯具有十字型空腔,涤纶纤维外表为圆形。
进一步说,所述超细纤维0.88D×38mm或0.8D×38mm。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本发明以天然植物提取物作为抗菌材料,并结合竹炭纤维的多孔结构,将抗菌材料与竹炭纤维相结合,具有结构稳定,杀菌效果出众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葫芦形槽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填充有壳聚糖的竹炭纤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解释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参见图1至3,本实施例所述织物抗菌纤维,织物抗菌纤维,包括竹炭纤维1和涤纶纤维2,竹炭纤维1与涤纶纤维2相绞合,还包括壳聚糖3、超细纤维4,所述竹炭纤维1外表具有多孔结构,所述壳聚糖3填充于多孔结构内;所述涤纶纤维2外表面设有螺旋形葫芦形槽体,所述填充有壳聚糖3的竹炭纤维1落入葫芦形槽体底层,超细纤维4落入葫芦形槽体表层。
竹炭纤维1具有特殊的多孔结构,经过预干燥、干燥、炭化、煅烧4个阶段后,由维管束、薄壁细胞、导管形成的多孔结构形状非常类似并接近于由五元环和六元环所组成的洋葱状富勒烯和展开的碳纳米管结构。在不同工艺阶段,竹炭纤维1所表现出来的孔隙大小和比表面积也各不相同,在经历400℃以下的竹炭的比表面积较小,而在500℃以后竹炭中微孔开始形成与发展,在600℃~700℃之间微孔急剧发展,而超过1000℃煅烧时,由于竹炭内部类石墨微晶边缘含氧官能团的显著减少导致类石墨微晶之间的张力减少,致使其比表面积又迅速减少。竹炭孔隙和比表面积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其对壳聚糖3和氧化锌的有效吸附,调整竹炭的热解工艺,筛选出合适孔隙大小的竹炭纤维1,调控竹炭吸附时间及温度等工艺参数,实现竹炭纤维1对壳聚糖3的多重高效吸附。经过多重吸附后竹炭的孔隙被填充有壳聚糖3,孔隙边缘吸附了较多的纳米氧化锌,研究表明,填充有壳聚糖3的竹炭表层含有大量羟基基团,为能够与聚酯纤维基体材料实现良好的相容,减弱复合抗菌剂在基体材料中应力集中效应,防止在后期熔融纺丝过程中发生断丝的情况。为有效保护吸附有壳聚糖3的竹炭纤维1,采用超细纤维4做覆盖。
本实施例所述涤纶纤维2为空心结构,涤纶纤维2内芯具有十字型空腔,涤纶纤维2外表为圆形。该空腔结构可有效提升纤维的透气性。
本实施例所述超细纤维40.88D×38mm或0.8D×38mm。该型号的超细纤维4与竹炭纤维1的槽体相匹配,集合后具有柔韧性和防护性。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结构所作的举例说明。凡依据本发明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者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发明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耀森纺织有限公司,未经嘉兴耀森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064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跟随供氧系统的供氧调节器
- 下一篇:防错插的双通道接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