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06787.3 | 申请日: | 2017-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734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罗丹;续晓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F1/137 | 分类号: | G02F1/137;G02F1/1347;G02F1/1337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胡彬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晶显示 面板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与目前广泛应用的液晶显示用液晶材料相比,蓝相液晶具有以下突出优点:蓝相液晶的响应时间在亚毫秒范围内,响应速度是普通向列相液晶的10倍,能够应用于需要快速相应的显示设备;无需采用过驱动技术即可实现240Hz以上的高速驱动,从而能够有效减少运动图像的动态模糊;示宽角和对比度较高;对液晶层厚度没有严格的限制;制作成本低,制作工艺简单等等,由于上述优良的性能,蓝相液晶显示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目前,蓝相液晶显示面板一般只具有单一手性的蓝相液晶结构,因此只能对单一左旋或右旋光进行反射,导致蓝相液晶的反射率低,进而导致包含蓝相液晶薄膜的液晶显示面板反射率较低,影响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亮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以实现提高液晶显示面板的反射率,在液晶显示面板驱动电压相同的情况下提高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亮度。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包括:
依次设置的第一基板、第一蓝相液晶薄膜、第二蓝相液晶薄膜和第二基板;
其中,所述第一蓝相液晶薄膜反射左旋光,所述第二蓝相液晶薄膜反射右旋光。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蓝相液晶薄膜与第二蓝相液晶薄膜的厚度范围均为[5μm,30μ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基板为阵列基板,所述第二基板为彩膜基板;或者,
所述第一基板为彩膜基板,所述第二基板为阵列基板。
进一步地,所述液晶显示面板,还包括:
第一取向层,位于所述第一基板面向所述第一蓝相液晶薄膜一侧的表面上;
第二取向层,位于所述第二基板面向所述第二蓝相液晶薄膜一侧的表面上。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包括:
提供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与第三基板,以及提供相对设置的第二基板与第四基板;
在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三基板之间形成反射左旋光的第一蓝相液晶薄膜,以及在所述第二基板与所述第四基板之间形成反射右旋光的第二蓝相液晶薄膜;
剥离所述第三基板与所述第四基板,贴合所述第一蓝相液晶薄膜与所述第二蓝相液晶薄膜。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三基板之间形成反射左旋光的第一蓝相液晶薄膜之前,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基板面向所述第三基板一侧的表面上形成第一取向层。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二基板与所述第四基板之间形成反射右旋光的第二蓝相液晶薄膜之前,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基板面向所述第四基板一侧的表面上形成第二取向层。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三基板之间形成反射左旋光的第一蓝相液晶薄膜,以及在所述第二基板与所述第四基板之间形成反射右旋光的第二蓝相液晶薄膜,包括:
将掺杂有左旋手性剂的聚合物液晶注入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三基板之间,形成反射左旋光的第一蓝相液晶薄膜;
将掺杂有右旋手性剂的聚合物液晶注入所述第二基板和所述第四基板之间,形成反射右旋光的第二蓝相液晶薄膜。
进一步地,剥离所述第三基板与所述第四基板之前,还包括:
照射紫外线使掺杂有左旋手性剂的所述聚合物液晶聚合,浸泡使所述聚合物液晶析出液晶,形成具有左旋结构的薄膜;
照射紫外线使掺杂有右旋手性剂的所述聚合物液晶聚合,浸泡使所述聚合物液晶析出液晶,形成具有右旋结构的薄膜。
进一步地,贴合所述第一蓝相液晶薄膜与所述第二蓝相液晶薄膜之后,还包括:
向所述具有左旋结构的薄膜和所述具有右旋结构的薄膜中注入向列相液晶。
本发明通过在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设置第一蓝相液晶薄膜和第二蓝相液晶薄膜,且第一蓝相液晶薄膜反射左旋光,第二蓝相液晶薄膜反射右旋光,解决了由单一蓝相液晶薄膜构成的液晶显示面板反射率低的问题,使得液晶显示面板既能反射左旋光又能反射右旋光,提高了包含有第一蓝相液晶薄膜与第二蓝相液晶薄膜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反射率,在液晶显示面板驱动电压相同的情况下提高了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亮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科技大学,未经南方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067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