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加油站清洁生产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06817.0 | 申请日: | 2017-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549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袁梦凝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梦凝 |
主分类号: | B65D90/22 | 分类号: | B65D90/22;B65D90/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213 四川省成都市剑***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油站 清洁 生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油站低压、常压储存运输油品的装置,属于油的储存运输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油品在加油站储罐的大小呼吸导致油品蒸发损耗、品质下降和环境污染,存在火灾和爆炸安全隐患。
而加油站埋地油罐采用的单层罐受腐蚀产生渗漏,其渗漏缓慢而不易察觉,导致污染持久而严重。渗漏除了会造成火灾或爆炸等重大伤亡事故外,油品中含有的单环芳香烃(简称BTEX)和取代四乙基铅作为无铅汽油添加剂的甲基叔丁基醚(简称MTBE)等有害化合物随渗漏进入土壤,进而污染地下水源。尤其是MTBE极易溶于水,能与BTEX化合物产生共溶作用,从而加剧地下水的污染;目前MTBE对动物的致癌性已经被证实,人体短时间接触MTBE会出现呼吸困难、气喘、头晕、头痛、失眠以及眼睛水肿和皮疹等过敏性症状。
鉴于此,2015年中央政治局通过,国务院发纤维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要求在2017年底前完成加油站的防渗改造。
现有的单层罐若挖出进行防渗改造,每个站投资约80~100万元,停业时间约40天,造成总损失约140~160万元。若采用刚性衬里技术,需要时间约为16天,费用较高,停业时间较久,刚性衬里在施工中因树脂大量挥发苯乙烯等溶剂,易燃易爆且污染环境,且在受限的环境恶劣储罐空间中戴呼吸器作业,改造的可靠性也不易保障。若采用常规的柔性衬里技术进行改造,罐壁也需要修补,一般也会用到树脂,也存在上述刚性衬里的一些问题,因此亟待有一种更可靠、更方便的技术来对加油站储罐进行防渗改造并同时解决油气污染空气、易燃易爆危及安全和挥发损耗油品四大难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加油站储罐防渗改造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由薄膜制作成的柔性双层油囊,将其安装在加油站储罐中即可起到防渗作用。且在柔性双层油囊内装油防止油品挥发的油囊,一举解决“油气污染空气、易燃易爆危及安全、渗漏污染水土和挥发损耗油品”四大难题。
本发明构造包括罐壁1、柔性双层油囊10构成,柔性双层油囊10中下部固定于罐壁1,上部为浮动结构,以覆盖油品,抑制挥发,达到环保、节能、安全的功效。
柔性双层油囊10由外层薄膜2、通道层3和内层薄膜4构成。
柔性双层油囊10的双层空间至少设有一个监测通道。
柔性双层油囊10的外层薄膜2或内层薄膜4上设有通气通道5和监测通道6,通气通道5和监测通道6可互换。
除在内层薄膜2或外层薄膜4上设有通气通道5和监测通道6外,内层薄膜2和外层薄膜4构成一个封闭空间。
柔性双层油囊10在上部油罐人孔井下部设有通道供进油管、出油管、液位计、量油口等通过。
通气通道5在真空监测时为抽真空通道,监测通道6为真空监测通道。
通气通道5在油气浓度监测时进气通道、监测通道6是油气监测通道。
柔性双层油囊10的通道层3通常由柔性纤维构成,可以极简化为内层薄膜2、外层薄膜4上的纤维7或者雾面8或者焊接压痕9。
外层薄膜2和内层薄膜4局部连接在一起,以固定薄膜,利于安装。
柔性双层油囊10由高阻隔的复合薄膜制成,局部固定在罐体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节省投资,快速完成防渗改造,保障供应,节约油品;
2.真空检漏达到防渗I级;
3.消除油气污染,避免形成含油污水等;
4.消除爆炸源,提高安全性
5.避免水杂等污染油品,保障油品质量。
本发明可用于加油站,一举解决“油气污染空气、易燃易爆危及安全、渗漏污染水土和挥发损耗油品”四大难题,实现清洁生产、安全生产和环保生产。单层柔性油囊只能采用油蒸汽检测的防渗检漏,不能完全预防油品渗漏到储罐外。而双层柔性油囊采用真空检漏的方式,可检测到内层薄膜和外层薄膜的渗漏,有效杜绝油品渗漏污染水土,达到防渗I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柔性双层罐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薄膜通道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薄膜上抽/测真空通道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薄膜加纤维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薄膜雾面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薄膜焊痕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厂内将薄膜2和薄膜4根据罐体形状焊接封闭,并将设柔性材料封闭在内构成通道层,预制成柔性双层油囊10,在双层油囊10上部相应位置(人孔位置)设有通道,通道位于油罐人孔井处,通道通过双层油囊10处封闭。双层油囊中下部固定在罐内,通道口固定在人孔口,进油管、出油管、液位计、量油口等通过人孔盖板进入双层油囊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梦凝,未经袁梦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068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