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DEM的内流湖集水区划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07308.X | 申请日: | 2017-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9751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刘芳;景兰舒;蒋云钟;史婉丽;秦天玲;翁白莎;严登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G06F16/29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李蕊;李林合 |
地址: | 10003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dem 内流 集水区 划定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DEM的内流湖集水区划定方法,其包括获取设定区域内高程数字模型的DEM数据,并对其进行切割,得到基础DEM数据;根据基础DEM数据确立设定区域内的山脊线;对高程数字模型的空间单元进行分割,得到空间流向栅格数据;根据山脊线和空间流向栅格数据,确立内流湖集水区。该基于DEM的内流湖集水区划定方法有效地解决了内流湖湖泊因缺少明确流域出口,导致难以直接在地理信息平台上进行集水区划定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河湖集水区的划分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基于DEM的内流湖集水区划定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广泛用于模拟流域水文过程的方法是分布式水文模型,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与DEM的有效结合;为了能够考虑水文参数和过程的空间特异性,分布式水文模型需要将流域分散成较小的、具有相对单一的空间单元,水分在离散单元之间运动和交换,空间单元的划分是分布式水文模型的重要基础。
在河网纵横、湖泊密集的流域内,湖泊、水库和圩区都是具有独立积水功能的单元,在流域划分过程中应该作为单独的集水单元进行划分。对于外流性的河湖集水区,在有一个明确的流域出口的前提下,可以在相关的地理信息平台上,通过填洼、流向计算等步骤予以划分。但对于内流湖湖泊,往往由于缺少明确的流域出口,难以在地理信息平台上直接完成。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的基于DEM的内流湖集水区划定方法解决了内流湖湖泊因缺少明确流域出口,导致难以直接在地理信息平台上进行集水区划定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基于DEM的内流湖集水区划定方法,其包括:
S1:获取设定区域内高程数字模型的DEM数据,并对其进行切割,得到基础DEM数据;
S2:根据基础DEM数据确立设定区域内的山脊线;
S3:对高程数字模型的空间单元进行分割,得到空间流向栅格数据;
S4:根据山脊线和空间流向栅格数据,确立内流湖集水区。
进一步地,步骤S1的具体步骤为:利用Arcgis平台切割高程数字模型的DEM数据,使设定区域内的入湖口位于栅格文件的边界上,并且栅格文件覆盖所在河流的流域,得到基础DEM数据。
进一步地,步骤S2的具体步骤为:
S21:利用Arcgis平台对基础DEM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汇流累积量为零的栅格数据,并对汇流累积量为零的栅格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到目标数据;
S22:利用Arcgis平台对基础DEM数据进行处理,分别生成高程数字模型的等值线图和晕渲图;
S23:根据等值线图和晕渲图,对目标数据分析处理,得到重分类数据;
S24:利用Arcgis平台对设定区域内高程数字模型的DEM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到正地形数据;
S25:利用Arcgis平台对重分类数据和正地形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确立山脊线。
进一步地,S21的具体步骤为:
S211:根据基础DEM数据,利用Arcgis平台填充设定区域内的洼地,得到无洼地栅格数据;
S212:根据无洼地栅格数据,利用Arcgis平台测得无洼地水流方向,得到无洼地水流方向栅格数据;
S213:根据无洼地水流方向栅格数据,利用Arcgis平台计算其汇流的积累量,得到汇流累积量;
S214:根据汇流累积量,利用Arcgis平台提取为零值的汇流累积量,得到汇流累积量为零的栅格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0730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