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重力式超滤膜过滤与粉末活性炭吸附联用的净水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07362.4 | 申请日: | 2017-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047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丁;夏圣骥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B01D65/02;C02F1/28;C02F1/44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25 | 代理人: | 赵志远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力 超滤膜 过滤 粉末 活性炭 吸附 联用 净水 装置 | ||
1.一种重力式超滤膜过滤与粉末活性炭吸附联用的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过滤原水的超滤装置;
连接超滤装置下部的进水装置;
通过两路管道分别连接超滤装置上部和下部的粉末活性炭回流装置;
所述超滤装置包括膜池(10)、超滤膜组件(11)、出水管(12)、溢流管(13)和曝气头(5),所述超滤膜组件(11)设在膜池(10)内部,所述溢流管(13)设在膜池(10)上部外侧并高于超滤膜组件(11),所述出水管(12)的一端设在超滤膜组件(11)上且另一端伸出膜池(10)外,所述曝气头(5)设在膜池(10)底部;
超滤装置投放有粉末活性炭,进水装置将原水输送到超滤装置中,超滤装置对原水过滤后输出,在过滤过程中,粉末活性炭回流装置按间隔时间更换超滤装置内的粉末活性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式超滤膜过滤与粉末活性炭吸附联用的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滤装置内粉末活性炭的浓度为50-150mg/L,所述间隔时间设定为8-16小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式超滤膜过滤与粉末活性炭吸附联用的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粉末活性炭回流装置包括回流管(6)、粉末活性炭混合池(7)、粉末活性炭提升泵(8)和粉末活性炭进水管(9),所述粉末活性炭混合池(7)通过粉末活性炭进水管(9)连接膜池(10)上部,粉末活性炭混合池(7)通过回流管(6)连接膜池(10)下部,所述粉末活性炭提升泵(8)设在粉末活性炭进水管(9)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重力式超滤膜过滤与粉末活性炭吸附联用的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粉末活性炭进水管(9)连接膜池(10)的位置与溢流管(13)连接膜池(10)的位置平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重力式超滤膜过滤与粉末活性炭吸附联用的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粉末活性炭混合池(7)中装有粉末活性炭混合液,所述粉末活性炭混合液的浓度与膜池(10)内粉末活性炭的初始浓度相等,粉末活性炭回流装置按间隔时间更换膜池(10)内的粉末活性炭时,先从膜池(10)中排除一半体积的水量,再通过粉末活性炭提升泵(8)往膜池(10)内补充相同体积的粉末活性炭混合液。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式超滤膜过滤与粉末活性炭吸附联用的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12)位置可调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式超滤膜过滤与粉末活性炭吸附联用的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滤膜组件(11)形状为长方体,超滤膜组件(11)的宽度与膜池(10)内壁的宽度相等,所述膜池(10)侧面内壁上设有多个等间距的凹槽,超滤膜组件(11)竖向插入膜池(10)的凹槽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式超滤膜过滤与粉末活性炭吸附联用的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装置包括原水水箱(1)、进水管(2)、进水泵(3)和止回阀(4),所述原水水箱(1)通过进水管(2)连接膜池(10),所述进水泵(3)和止回阀(4)依次设在原水水箱(1)和膜池(10)之间的进水管(2)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式超滤膜过滤与粉末活性炭吸附联用的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管(13)连接原水水箱(1),当膜池(10)中的原水液面超过溢流管(13)高度时,原水通过溢流管(13)流到原水水箱(1)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式超滤膜过滤与粉末活性炭吸附联用的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膜池(10)的材料为有机玻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0736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摩托车或电动车多功能电门锁
- 下一篇:鞍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