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IC载板激光微孔的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07586.5 | 申请日: | 2017-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004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焦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深南电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26/384 | 分类号: | B23K26/384;B23K26/18;B23K101/42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黄杭飞 |
地址: | 214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待加工板件 蚀刻 干膜 开窗 铜层 激光微孔 激光钻孔 去除 加工板件 曝光显影 钻孔区域 钻孔机 胶渣 铜面 小窗 制作 吸收 检验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IC载板激光微孔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对待加工板件贴干膜,并通过曝光显影的方式去除所述待加工板件上需要钻孔区域的干膜,制作出开窗;然后蚀刻掉所述待加工板件上开窗区域的铜层;然后在蚀刻掉开窗区域的铜层后,去除所述待加工板件上的剩余干膜;然后对所述步骤b中蚀刻掉铜层的区域采用CO2钻孔机进行激光钻孔;然后清除所述激光钻孔后的胶渣,并对所述待加工板件进行外层检验。该方法利用铜对CO2几乎不吸收的特性,使用铜面开小窗的方法可以根据需要制作出特定孔径的IC载板,且操作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用IC载板加工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IC载板激光微孔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近来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兴起,通信用IC载板也得到了蓬勃发展,由于该类型板件线路密度非常高,因此设计孔径也越来越小,目前C02激光钻孔最小孔径为75um,无法满足对75um以下孔径IC载板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IC载板激光微孔的制作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加工75um以下孔径IC载板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IC载板激光微孔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对待加工板件贴干膜,并去除所述待加工板件上需要钻孔区域的干膜,制作出开窗;
b、蚀刻掉所述待加工板件上开窗区域的铜层;
c、在蚀刻掉开窗区域的铜层后,去除所述待加工板件上的剩余干膜;
d、对所述步骤b中蚀刻掉铜层的区域采用CO2钻孔机进行激光钻孔;
e、清除所述激光钻孔后的胶渣,并对所述待加工板件进行外层检验。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a中通过曝光显影的方式去除所述待加工板件上需要钻孔区域的干膜。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a、b、c中所述开窗的孔径不大于75um。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一种IC载板激光微孔的制作方法,该方法利用铜对CO2几乎不吸收的特性,使用铜面开小窗的方法可以根据需要制作出特定孔径的IC载板,且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IC载板激光微孔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对待加工板件贴干膜,并通过曝光显影的方式去除所述待加工板件上需要钻孔区域的干膜,制作出开窗,开窗孔径不大于75um;然后蚀刻掉所述待加工板件上开窗区域的铜层,未开窗区域因为有干膜保护铜层被保留;然后在蚀刻掉开窗区域的铜层后,去除所述待加工板件上的剩余干膜;然后对蚀刻掉铜层的区域进行采用CO2钻孔机进行激光钻孔;然后清除所述激光钻孔后的胶渣,并对所述待加工板件进行外层检验,检验基材是否完全烧蚀干净,胶渣是否去除干净。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该方法利用铜对CO2几乎不吸收的特性,使用铜面开小窗的方法可以根据需要制作出特定孔径的IC载板,且操作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深南电路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深南电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0758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