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压电-摩擦电复合式宽频带微型能量收集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08046.9 | 申请日: | 2017-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8794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发明(设计)人: | 温泉;贺显明;温志渝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N2/18 | 分类号: | H02N2/18;H02N1/04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康海燕 |
地址: | 40003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电 摩擦 电复 合式 宽频 微型 能量 收集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压电‑摩擦电复合式宽频带微型能量收集器,包括压电振动能量收集器主结构和摩擦电能量收集单元;压电振动能量收集器主结构包括硅固定基座、多个梯形压电悬臂梁构成的共质量块压电悬臂梁阵列及质量块;摩擦电能量收集单元包括上、下电极和表面微结构处理的柔性介电摩擦层。本发明梯形压电悬臂梁可均匀压电层上的应力分布以提高压电结构的输出功率;串联的共质量块压电悬臂梁阵列可提高压电结构的输出电压;相邻压电梁之间的间隙可以减小压电结构的空气阻尼,增加振动幅度;上、下带柔性介电摩擦层摩擦电能量收集单元实现碰撞限幅,拓展压电振动能量收集器的工作频带,同时实现摩擦电机理转换,提高器件的输出功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
背景技术
长寿命、高能量密度、高性能微型环境能量收集技术是一项典型的军民两用技术,在智能制造、信息化武器装备、无人值守监测网络、环境监测、人体健康监测网络、智能建筑、物联网等领域具有迫切的应用需求。当前,以上众多领域采用的无线微电子器件与系统均采用电池供电,传统电池存在寿命短、体积大、环境污染、更换不方便、有时甚至无法更换和特殊环境不能正常工作等不足,严重制约了以上诸多领域的发展。基于
振动能广泛存在于我们周围的环境中,现有的振动能量收集器主要有压电式、电磁式和静电式。压电振动能量收集器具有无外加电源、结构简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压电-摩擦电复合式宽频带微型能量收集器,有效改善和提高器件的能量获取效率和能量转换效率,提高器件输出性能和工作频带,以解决传统压电能量收集器工作频带窄,输出电压与输出功率不能同时满足无线传感网络节点的应用需求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压电-摩擦电复合式宽频带微型能量收集器,包括封装外壳以及设置在外壳内部的压电振动能量收集器主结构和上、下两个垂直接触分离式摩擦电能量收集单元;所述压电振动能量收集器主结构包括硅固定基座、质量块和共质量块压电悬臂梁阵列;所述共质量块压电悬臂梁阵列由多个等间距的相同尺寸的梯形压电悬臂梁组成,梯形压电悬臂梁横卧水平布置,梯形下底与一侧的硅固定基座连接,梯形上底共同连接另一侧的质量块;所述质量块包括硅质量块及其上、下表面的电极层;所述摩擦电能量收集单元包括上、下电极和表面微结构处理的柔性介电摩擦层,上、下电极固定在质量块的上方和下方,隔开一定距离,上、下电极的表面具有表面微结构处理的柔性介电摩擦层,工作中与质量块形成垂直接触分离关系。
作为优选,所述的梯形压电悬臂梁由下至上依次包括硅支撑梁、压电膜下电极层、压电膜和压电膜上电极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080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电传感器
- 下一篇:无线通信环境中的用于提供位置信息的通信设备中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