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跨物种特异性PSMAxCD3双特异性单链抗体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08450.6 | 申请日: | 2011-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900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5 |
发明(设计)人: | P·库褔尔;T·劳姆;R·基谢尔;R·鲁特布瑟;P·霍夫曼;D·劳;S·曼戈尔德;M·克林格尔;E·沙勒;S·豪斯曼;P·弗卢尔;C·斯泰格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进研发(慕尼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K16/30 | 分类号: | C07K16/30;C07K16/28;C12N15/13;C12N15/63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恒信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82 | 代理人: | 曹津燕,张伟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物种 特异性 psmaxcd3 抗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双特异性单链抗体分子,其包含能够结合至人类与非黑猩 猩灵长类动物CD3ε链的表位的第一结合域,其中该表位是包含在SEQ ID NO.2、SEQ ID NO.4、SEQ ID NO.6以及SEQ ID NO.8中的氨 基酸序列的一部分,所述双特异性单链抗体分子还包含能够结合至前列腺 -特异性膜抗原(PSMA)的第二结合域。本发明还提供编码所述双特异性单 链抗体分子的核酸以及载体与宿主细胞和用于其生产的方法。本发明进一 步涉及包含所述双特异性单链抗体分子的药物组合物以及所述双特异性 单链抗体分子的医学用途。
背景技术
T细胞识别由以克隆方式分布的αβ以及γδT细胞受体(TcR)介导, 所述T细胞受体与肽MHC(pMHC)的肽负载分子相互作用(Davis& Bjorkman,Nature 334(1988),395-402)。TcR的抗原特异性链不具有信号传 导结构域,而是被耦联到保守的多亚基的信号传导装置CD3(Call,Cell 111 (2002),967-979,Alarcon,Immunol.Rev.191(2003),38-46,Malissen Immunol. Rev.191(2003),7-27)。将TcR连接直接传送至信号传导装置的机制在T细 胞生物学中仍然是一个基本的疑问(Alarcon,上述引用文;Davis,Cell 110 (2002),285-287)。看起来清楚的是:持续的T细胞反应涉及辅助受体参与、 TcR寡聚合以及TcR-pMHC复合物在免疫学突触中的较高次序排列(Davis& van der Merwe,Curr.Biol.11(2001),R289-R291,Davis,Nat.Immunol.4 (2003),217-224)。然而,非常早的TcR信号传导在没有这些事件时发生,并 且可涉及CD3ε的配体诱导的构象变化(Alarcon,上述引用文;Davis(2002), 上述引用文;Gil,J.Biol.Chem.276(2001),11174-11179;Gil,Cell 109(2002), 901-912)。信号传导复合物的ε、γ、δ以及ζ亚基彼此缔合以形成CD3ε-γ 异源二聚体、CD3ε-δ异源二聚体以及CD3ζ-ζ同源二聚体(Call,上述引用 文)。各种研究表明:CD3分子对于αβTcR的适当细胞表面表达和正常的T 细胞发育是重要的(Berkhout,J.Biol.Chem.263(1988),8528-8536;Wang,J. Exp.Med.188(1998),1375-1380;Kappes,Curr.Opin.Immunol.7(1995), 441-447)。小鼠CD3εγ异源二聚体的胞外域片段的溶液结构显示:εγ亚基 均是C2组Ig结构域,它们相互作用以形成独特的边-对-边的二聚体构型(Sun, Cell 105(2001),913-923)。虽然富含半胱氨酸的茎似乎在驱动CD3二聚时起 重要作用(Su,上述引用文;Borroto,J.Biol.Chem.273(1998),12807-12816), 但是经由CD3ε和CD3γ的胞外域的相互作用足以将这些蛋白质与TcRβ组 合(Manolios,Eur.J.Immunol.24(1994),84-92;Manolios&Li,Immunol.Cell Biol.73(1995),532-536)。虽然仍存在争议,但是TcR的主要化学计量学最 有可能包含一个αβTcR、一个CD3εγ异源二聚体、一个CD3εδ异源二聚体 以及一个CD3ζζ同源二聚体(Call,上述引用文)。鉴于人CD3εγ异源二聚 体在免疫反应中的中心作用,结合至治疗性抗体OKT3的这个复合物的晶体 结构最近已被阐明(Kjer-Nielsen,PNAS 101,(2004),7675-76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进研发(慕尼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进研发(慕尼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084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治疗表达密蛋白6之癌症的抗体
- 下一篇:用于肿瘤诊断和治疗的组合物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