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目标导向定位正畸托槽的间接粘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08773.5 | 申请日: | 2017-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804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3 |
发明(设计)人: | 王拯;申建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华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C7/16 | 分类号: | A61C7/16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4 | 代理人: | 任远高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华强北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目标 导向 定位 正畸托槽 间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正畸领域,尤其涉及目标导向定位正畸托槽的间接粘接方法。
背景技术
正畸矫治过程中,托槽的精确定位是获得理想矫治效果的必要保证。为了追求精确位置的托槽粘接,节省医生的椅位占用时间,现代矫治技术更加倾向使用托槽间接粘接技术。托槽间接粘接技术是一种预先确定托槽在患者牙齿表面的粘贴位置,并借助辅助装置将托槽按照确定好的位置精确转移到患者口内的粘接技术。
现有的托槽间接粘接技术可分为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的托槽间接粘接技术和非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的托槽间接粘接技术。
现有的非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的托槽间接粘接技术方案为以下两种方案。第一种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制备标准石膏模型,涂布分离剂,在患者的牙列石膏模型上标记好粘贴位置;
第二步,将托槽粘接到标记好位置的牙列石膏模型上;
第三步,制备转移托盘,使用真空压膜机将压膜片包裹到粘接好托槽的牙列石膏上,通过适当修剪,将多余的塑料片去除;
第四步,托槽与石膏模型的分离,将包裹塑料压膜片的石膏模型浸泡到肥皂水或其它溶液中,使托槽与托盘从石膏模型上完整地脱离下来;
第五步,托槽的临床粘接:在患者齿面或者托槽网底涂上胶水,再把固定有托槽的托盘戴到患者口腔中,这样理论上托槽被粘接到预先确定的位置上。
第二种方案与第一种方案大体相同,最大的区别在于托槽粘接到标记好位置的牙列石膏模型后,第二种方案在该模型的唇侧面覆盖一层硅橡胶,再把压膜片包裹到石膏模型上。这样,托槽被固定在硅橡胶上,硅橡胶被固定在塑料膜片上。
这两种非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的托槽间接粘接技术方案均由医生根据经验确定托槽的粘结位置,各行其是,没有严格的操作规范可循,因此导致治疗结果良莠不齐,不利于间接粘接技术的推广和利用。
常用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的托槽间接粘接技术是将患者的牙列石膏模型通过扫描技术转化成数字模型,再使用工程软件绘画托槽。随后将牙列数字化模型和托槽的数字化模型导入到同一个计算机软件中,然后,移动托槽到指定的牙列模型的牙齿唇颊面位置,即在计算机中完成托槽的位置摆放。最后,通过快速成型的方法将粘贴有托槽的数字石膏模型制造出来,在该模型上再用真空压模的方式制作一个完全覆盖患者牙列的托盘、托盘的唇侧具有与托槽一一对应的凹槽,托盘的舌侧理论上与患者的舌侧齿面贴合。实际操作时,先将托槽置入托盘的凹槽内,再将托盘从上向下地戴入患者口腔。这种托槽间接粘接方法最大的缺点在于无法判定托槽是否精确地定位于临床冠中心点,更无从得知此时的托槽定位对治疗结果造成多大影响,此外制作托盘的步骤繁多,制作过程过于复杂且系统误差较大,因此无法保证转移托槽定位过程的精确性。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托槽的定位和转移精准性不高,进而对治疗效果造成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目标导向定位正畸托槽的间接粘接方法和所使用的托槽转移托盘,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托槽的定位和转移精准性不高,进而对治疗效果造成影响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目标导向定位正畸托槽的间接粘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构建三维数字化牙合模型;
S2、构建虚拟托槽;
S3、进行排牙实验辅助托槽虚拟定位;
S4、将定位好托槽的三维数字化牙合模型恢复到初始咬合状态,并模拟矫治结果;
S5、评估矫治结果;
S6、根据矫治结果优化调整托槽定位至最佳位置;
S7、设计托槽转移托盘,利用3D打印技术和真空压膜技术加工该托槽转移托盘;
S8、将实体托槽安装于托槽转移托盘上,利用托槽转移托盘将托槽粘接于牙面上。
所述步骤S1中,三维数字化牙合模型包括牙冠、牙根信息。
所述三维数字化牙合模型是应用激光扫描的牙冠与锥形束CT重建的牙根和牙合骨信息进行整合而得。
所述步骤S2中,虚拟托槽根据真实托槽数据构建,该虚拟托槽利用工程软件依据真实托槽数据绘制的真实大小的托槽,外形尺寸均与真实托槽完全一致。
所述步骤S3中,进行排牙实验辅助托槽虚拟定位的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S31:根据正常牙合六项标准进行排牙实验,完全排齐整平上下牙列;
S32:在已排齐整平的牙合模型上标记每颗牙的临床冠中心点和临床冠长轴;
S33:将虚拟托槽槽沟中心与临床冠中心点完全重叠,并使托槽翼与临床冠长轴平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华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华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0877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拉力测控正畸颈带
- 下一篇:一种具有弹性槽沟的正畸托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