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褐煤基热电联产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09003.2 | 申请日: | 2017-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051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杨忠灿;王志超;姚伟;李楠;孙军;李炎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 |
主分类号: | F24D3/18 | 分类号: | F24D3/18;F01K17/06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61200 | 代理人: | 闵岳峰 |
地址: | 710032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褐煤 热电 联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火力发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褐煤基热电联产系统。
背景技术:
褐煤是高水分、低热值的低变质矿产煤,褐煤直接用于发电投资较大,同时效率低、污染物排放量较高。对褐煤进行干燥提质处理,是提高褐煤利用效率的有效手段。褐煤干燥提质乏气特点是品位较低但总量较大,基本可以满足对外供热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褐煤基热电联产系统,其在褐煤发电系统中耦合蒸汽干燥机,利用汽轮机抽汽的热量对褐煤进行预干燥,而汽轮机抽汽凝结后返回燃煤发电系统中。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褐煤基热电联产系统,包括蒸汽干燥机、乏气热网加热器、热泵蒸发器、热泵压缩机、热泵热网加热器和燃煤发电系统;其中,
褐煤原煤经蒸汽干燥机后水分含量降低,变为预干燥煤,送入燃煤发电系统中燃烧发电,蒸汽干燥机干燥褐煤的能量采用燃煤发电系统中汽轮机抽汽的能量,汽轮机抽汽凝结后返回燃煤发电系统中;
干燥乏气分两路,一路进入乏气热网加热器中加热热网水,一路进入热泵蒸发器中加热热泵工质;热泵工质在热泵蒸发器中吸收乏气热量后,经热泵压缩机后进入热泵冷凝器,加热热网水至所需温度;热泵工质经热泵冷凝器冷凝后,进入热泵蒸发器完成热泵循环。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还包括节流阀,热泵工质经热泵热网加热器冷凝,经节流阀降压后进入热泵蒸发器完成热泵循环。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蒸汽干燥机的能量采用燃煤发电系统的汽轮机抽汽,汽轮机抽汽在蒸汽干燥机中冷凝后返回至燃煤发电系统。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热网水在热网加热器中能够加热至60~80℃。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褐煤在蒸汽干燥机中水分含量能够干燥至10%~20%。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干燥乏气热网加热器与热泵蒸发器中均设有凝结水收集、处理装置。
本发明具有如下的优点:
本发明在褐煤发电系统中耦合蒸汽干燥机,利用汽轮机抽汽的热量对褐煤进行预干燥,而汽轮机抽汽凝结后返回燃煤发电系统中,其中,干燥乏气分为两路,分两级加热热网水,第一级直接采用干燥乏气直接加热,将热网水加热器60~80℃,第二级采用热泵回收干燥乏气热量,对热网水进行进一步的升温。本发明基于能量利用过程中的梯级利用思想,耦合热泵,实现了褐煤干燥提质乏气的能量的充分回收,同时实现了褐煤发电的热电联产,具有显著的节能效益。概括来说,本发明具有:
1、本发明采用汽轮机抽汽的热量对褐煤进行预干燥,提高了锅炉效率,同时降低了锅炉烟气量,降低了锅炉投资;
2、本发明采用干燥乏气热能对外供热,实现了乏气热能的有效利用,采用“好处归电法”计算系统供电标准煤耗量,可以使系统供电标准煤耗量15~30g/kWh。
3、本发明回收干燥乏气能量的同时,可以获得干燥乏气中的水分,可以实现“煤中取水”,具有显著的环保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褐煤基热电联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蒸汽干燥机、2为乏气热网加热器、3为热泵蒸发器、4为热泵压缩机、5为热泵热网加热器、6为节流阀、7为燃煤发电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出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褐煤基热电联产系统,包括蒸汽干燥机1、乏气热网加热器2、热泵蒸发器3、热泵压缩机4和热泵热网加热器5;其中,热泵热网加热器5的能量利用热泵原理,采用热泵蒸发器3吸收干燥乏气的热量,利用热泵压缩机4升温升压后提供,热泵工质经热泵热网加热器5冷凝后,经节流阀6后进入热泵蒸发器3完成热泵循环。
其中,蒸汽干燥机3的能量采用燃煤发电系统7的汽轮机抽汽,而抽汽在蒸汽干燥机3中冷凝后返回至燃煤发电系统7。热网水在热网加热器2中加热至60~80℃。褐煤在蒸汽干燥机3中水分含量干燥至10%~20%。干燥乏气热网加热器2与热泵蒸发器3中设有凝结水收集、处理装置。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热电联产机组是指燃煤发电系统中,既生产电能也生产热能的发电机组。在热电联产机组中,高品位能量用于发电,较低品位能量用于供热。因此,热电联产是提高电厂能量利用效率的有效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未经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090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