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拖多层侧进无避让立体停车库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09033.3 | 申请日: | 2017-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308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5 |
发明(设计)人: | 袁长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长胜 |
主分类号: | E04H6/22 | 分类号: | E04H6/22;E04H6/42 |
代理公司: | 上海金盛协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42 | 代理人: | 王松 |
地址: | 201204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层 侧进无 避让 立体 车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立体停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立体停车库,尤其涉及一种一拖多层侧进无避让立体停车库。
背景技术
现有停车库每一层载车底板都必须采用两套电机驱动机构,才能实现载车底板的平移和升降,成本高,机构复杂,故障率高,时间长,电控复杂,占地大。一个驱动机构出现故障,至少会造成两个以上的停车位无法工作。
有鉴于此,如今迫切需要设计一种新的停车充电的立体停车库,以便克服现有立体停车库存在的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一拖多层侧进无避让立体停车库,可通过一个驱动机构(如电机减速机总成)驱动各层的停车位平移、上下移动,节省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一拖多层侧进无避让立体停车库,所述立体停车库包括:驱动机构、第一停车位、至少一第二停车位;第一停车位位于最底层,各第二停车位从上至下依次设置于第一停车位的上方;
所述第一停车位设有离合器、第一链条环、第一载车板,第二停车位设有离合器、第二链条环、第二载车板;一个驱动机构通过第三链条环连接各离合器,各离合器连接第一链条环或第二链条环;
所述第一载车板包括载车底板,或者包括载车底板及侧板,第一链条环与载车底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链条环呈一字型;第一链条环包括封闭的链条、第一滑轮,封闭的链条通过对应的离合器、第一滑轮固定;
所述第二载车板包括载车底板、侧板,剖面呈L型;载车底板、侧板的交汇处与第二链条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链条环呈倒L型;第二链条环包括封闭的链条、第二滑轮、第三滑轮、第四滑轮,第二链条环中封闭的链条通过第二滑轮、第三滑轮、第四滑轮固定;其中第二滑轮设置于第一载车底板处,第三滑轮、第四滑轮设置于对应第二停车位的下方;第三滑轮至对应离合器的距离与载车底板的宽度对应;第三滑轮的中心与第四滑轮的中心在水平面的投影距离对应第二滑轮的直径,第三滑轮与第四滑轮在垂直面的投影距离对应离合器转轴的直径;第二滑轮与第一滑轮为同一滑轮;
使用时,停车取车过程中,所述驱动机构每一次驱动一个离合器闭合,驱动对应的链条环动作;由于链条环与载车底板的一端固定连接,链条环带动对应载车底板平移;
对应第二层及以上的停车位,在平移动作完成后,驱动机构继续驱动链条环移动;由于链条环与载车底板的一端固定连接,链条环带动对应载车底板下降;用户停车或取车;
完成停车或取车动作后,驱动机构驱动链条环朝相反的方向移动,先上升,再平移复位。
所述载车底板设置有线充电装置(或无线充电装置);
一种一拖多层侧进无避让立体停车库,所述立体停车库包括:驱动机构、第一停车位、至少一第二停车位;第一停车位位于最底层,第二停车位依次设置于第一停车位的上方;
所述第一停车位设有离合器、第一链条环、第一载车板,第二停车位设有离合器、第二链条环、第二载车板;一个驱动机构通过第三链条环连接各离合器,各离合器连接第一链条环或第二链条环;
所述第一载车板包括载车底板,第一链条环与载车底板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链条环包括封闭的链条、第一滑轮,封闭的链条通过对应的离合器、第一滑轮设置;
所述第二载车板包括载车底板、侧板;载车底板、侧板的交汇处与第二链条环固定连接;第二链条环包括封闭的链条、第二滑轮、第三滑轮、第四滑轮,第二链条环中封闭的链条通过第二滑轮、第三滑轮、第四滑轮设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使用时,停车取车过程中,所述驱动机构每一次驱动一个离合器闭合,驱动对应的链条环动作;由于链条环与载车底板的一端固定连接,链条环带动对应载车底板平移;
对应第二层及以上的停车位,在平移动作完成后,驱动机构继续驱动链条环移动;由于链条环与载车底板的一端固定连接,链条环带动对应载车底板下降;用户停车或取车;
完成停车或取车动作后,驱动机构驱动链条环朝相反的方向移动,先上升,再平移复位。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第二滑轮设置于第一载车底板处;第三滑轮至对应离合器的距离与载车底板的宽度对应;第三滑轮的中心与第四滑轮的中心在水平面的投影距离对应第二滑轮的直径,第三滑轮与第四滑轮在垂直面的投影距离对应离合器转轴的直径;第二滑轮与第一滑轮为同一滑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长胜,未经袁长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090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