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功能河道治理船体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09176.4 | 申请日: | 2017-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2118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韩春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春栋 |
主分类号: | B63B35/32 | 分类号: | B63B35/32;C02F9/04;E02B15/10;E02F5/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河道 治理 船体 机器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功能河道治理船体机器人,包括:船体机器人主体、垃圾清理单元、曝气增氧单元、随机检测单元、智能投药单元、自动过滤单元、控制中心;所述控制中心通过无线方式与曝气增氧单元、随机检测单元、智能投药单元、自动过滤单元连接,控制中心通过接收随机检测单元发送的污染物数据,向曝气增氧单元、自动过滤单元发送指令,控制其开启关闭,向智能投药单元发送开启相应药剂单元阀门的指令,使对应药剂单元的药物喷洒到河道中,实现对污染物的处理。本发明一次性彻底清除河道内的污染物,使用太阳能和风能为发电方式,解决了设备电力供应依赖蓄电池容量或必须近距离电力设施的问题,具有自动巡航和障碍躲避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河道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河道治理船体机器人。
背景技术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河水污染问题已经非常严重,特别是河道里存在的大量固体垃圾、白色垃圾等,河水里存在的固体性颗粒和大颗粒有机污染物团块,河底的淤泥中含有的氮氧化合物、溶解氧、COD、BOD等,对河道内生物的生存环境产生严重影响,在现有技术中,对河道污染物清理主要采取如下方式:
一是采用人工收集的方式,通过人工划船或者在河岸采用打捞设备对河内可以肉眼看到的固体垃圾、白色垃圾、水草等进行清理,这种方式处理河道污染水平最低,仅仅是将大型的固体垃圾清除,并不能彻底改善河水水质,另外这种方式耗费人力较多,执行效率低;
二是采用大型机械设备对河底进行清理,主要是通过分段截流的方式,一段一段的抽干河水,清理剩余的垃圾、水草、淤泥等,然后再对河底进行重新铺设,这种方式对河道的污染物清理效果比较彻底,但是成本极高,耗时较长,不便于日常的污染物处理;
三是人工投放消毒药物方式,这种方式是采用人工划船或者从岸边投放消毒药品,对河水内的污染物进行消毒处理,这种方式对河道内污染物的处理水平较低,不能对河内的垃圾进行清理,必须与别的方式配合才能实现清理河内垃圾的目的,而且,这种方式耗费人力较大,每次投药以后,管控时间较短。
因此,现有技术需要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河道治理船体机器人,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所述多功能河道治理船体机器人包括:
船体机器人主体、垃圾清理单元、曝气增氧单元、随机检测单元、智能投药单元、自动过滤单元、控制中心;
所述船体机器人主体为所述垃圾清理单元、曝气增氧单元、随机检测单元、智能投药单元、自动过滤单元的功能实现提供电能支持、架构支持和动力支持;
所述垃圾清理单元位于船体机器人主体的底部,并置于河道中,通过垃圾清理单元将河道表面及底部的固体垃圾、白色垃圾、水草清理干净,所述垃圾清理单元通过船体机器人主体提供动力,并受船体机器人主体的运动轨迹而清理河道中的垃圾;
所述曝气增氧单元位于船体机器人主体的中间部位,用于为河道进行复氧;
所述随机检测单元通过检测设备检测河水中的污染物类别及污染物含量,并将污染物参数发送至控制中心;
所述智能投药单元根据控制中心指令,开启相应药剂单元的阀门,将相应药剂投入河水中,实现对河水污染物的处理;
所述自动过滤单元由船体机器人主体提供动力,用于将河水中的固体性颗粒和大颗粒有机污染物团块进行过滤和吸附;
所述控制中心通过无线方式与曝气增氧单元、随机检测单元、智能投药单元、自动过滤单元连接,通过接收随机检测单元发送的污染物数据,控制中心向曝气增氧单元、自动过滤单元发送指令,控制曝气增氧单元、自动过滤单元的开启关闭,向智能投药单元发送开启相应药剂单元阀门的指令,使对应药剂单元的药物喷洒到河道中,实现对污染物的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春栋,未经韩春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091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