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合绳机用绞盘的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09819.5 | 申请日: | 2017-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2612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发明(设计)人: | 张冬梅;王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东岸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华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2 | 代理人: | 张芹 |
地址: | 215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绳机用 绞盘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合绳机用绞盘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合金钢坯料加热至锻造温度,锻造出内圆周面上均匀分布多个内凹弧面结构的外圈件;步骤二,采用模具铸造出钢盘本体,在钢盘本体的轴心形成第一通孔结构,在钢盘本体的圆周面上形成多个钢盘内凹弧面结构;步骤三,在保温箱内将外圈件焊接至钢盘本体的圆周面上,使得钢盘内凹弧面结构与外圈件的内凹弧面结构相匹配形成第二通孔结构;步骤四,将焊接完成后的绞盘进行淬火。本发明相较于现有技术,将绞盘的外圈件锻造后焊接至钢盘本体上,既保证绞盘的硬度,又避免绞盘的圆周面上产生缩孔,提高产品的合格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合绳机用绞盘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合绳机是将绳股围绕绳芯中心线做螺旋线排列生产钢丝绳的设备。合绳时用的绞盘是传递变载荷、大扭矩的一个重要部件,现有技术中,绞盘主要是铸钢件结构,铸造时绞盘的圆周面上容易产生气孔,从而产生绞盘圆周面缩孔的现象,影响绞盘的质量。
因此,亟需一种合绳机用绞盘的加工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合绳机用绞盘的加工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合绳机用绞盘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合金钢坯料加热至锻造温度,锻造出内圆周面上均匀分布多个内凹弧面结构的外圈件;
步骤二,采用模具铸造出钢盘本体,在钢盘本体的轴心形成第一通孔结构,在钢盘本体的圆周面上形成多个钢盘内凹弧面结构;
步骤三,在保温箱内将外圈件焊接至钢盘本体的圆周面上,使得钢盘内凹弧面结构与外圈件的内凹弧面结构相匹配形成第二通孔结构;
步骤四,将焊接完成后的绞盘进行淬火。
本发明相较于现有技术,将绞盘的外圈件锻造后焊接至钢盘本体上,既保证绞盘的硬度,又避免绞盘的圆周面上产生缩孔,提高产品的合格率。
其中,上述的步骤三中保温箱的温度为200-300℃,步骤四淬火后的绞盘硬度为55-60HRC。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做如下改进:
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步骤三的第二通孔结构的内表面上焊接无缝钢管。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焊接无缝钢管,提高绞盘的结构强度,延长绞盘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步骤三的第二通孔结构的内表面上涂覆有耐磨层。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增加耐磨层,提高耐磨性能,延长绞盘的使用寿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为了达到本发明的目的,在本发明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合绳机用绞盘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合金钢坯料加热至锻造温度,锻造出内圆周面上均匀分布多个内凹弧面结构的外圈件;
步骤二,采用模具铸造出钢盘本体,在钢盘本体的轴心形成第一通孔结构,在钢盘本体的圆周面上形成多个钢盘内凹弧面结构;
步骤三,在保温箱内将外圈件焊接至钢盘本体的圆周面上,使得钢盘内凹弧面结构与外圈件的内凹弧面结构相匹配形成第二通孔结构;
步骤四,将焊接完成后的绞盘进行淬火。
本实施方式相较于现有技术,将绞盘的外圈件锻造后焊接至钢盘本体上,既保证绞盘的硬度,又避免绞盘的圆周面上产生缩孔,提高产品的合格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东岸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昆山东岸海洋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0981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合金属手机中框的制备工艺
- 下一篇:电子装置的金属外壳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