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鉴定大豆雄性不育系的引物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10577.1 | 申请日: | 2017-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681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波;李冬冬;韩家俊;程姣姣;林益达;龚劲栋;邱丽娟;李佳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95 | 分类号: | C12Q1/6895;C12N15/11 |
代理公司: | 安徽汇朴律师事务所 34116 | 代理人: | 洪玲 |
地址: | 230036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鉴定 大豆 雄性不育 引物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鉴定大豆雄性不育系的引物及其方法,所述引物如SEQ ID NO.1、SEQ ID NO.2所示,所述方法包括:以大豆基因组DNA为模板,利用所述引物进行PCR扩增和BstXI酶切后,若产物仅含一条472bp的条带,则为雄性不育系,若包含266bp和202bp,则为雄性可育系;本发明在发现大豆雄性不育性状受到一对隐形单基因控制的基础上,开发了一种鉴定大豆雄性不育系的共显性分子标记,并提供了鉴定大豆雄性不育系的引物及其方法,该引物和方法可以在大豆育种过程中的任何时期对大豆育性及其基因型进行高效准确的鉴定,为大豆雄性不育系的分子鉴定提供了新的途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鉴定大豆雄性不育系的引物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常规杂交是大豆育种中最常用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主张优中选优,亲本之一常为当地的优良品种,长期以往,生产上使用的品种的亲缘就会十分接近,必然导致遗传基础趋于单一化,因此对实现优质、高产、多抗并且遗传基础广泛的高标准育种目标已显得力所不及。于是人们逐步重视利用轮回选择进行群体改良,以解决常规杂交存在的遗传基础狭窄的问题。
大豆作为自花授粉作物,其花器小、杂交困难且成活率太低,导致利用轮回选择法改良大豆品种的难度较大。自20世纪至今,在大豆上陆续发现了一些雄性不育材料,利用其作为母本进行杂交,既省去了人工去雄,降低了生产成本,还能得到大量纯净优质的杂交种,为轮回选择在大豆群体改良中的应用开辟了广阔前景。
大豆核雄性不育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为雄性不育但是雌性可育,这类突变无雄性生殖功能而雌性生殖功能不受影响或影响很小。大豆雄性不育研究最多且被广泛利用的是隐性单基因控制的雄性不育雌性可育系列。第二类为雄性不育且雌性也不育,此类不育很难在遗传育种中应用,没有实际意义。第三类为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最早是Davis通过栽培大豆间杂交获得了首例大豆质核互作的雄性不育系,20世纪90年代孙寰等报道了中国创造的第一个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现在国内已经相继成功选育了十多个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并实现了三系配套。
目前常利用的大豆雄性不育雌性可育材料,用昆虫传粉代替了复杂的人工授粉,使得轮回选择在大豆中得以利用。我国大豆轮回选择起步较晚,所见报的极少。南京农业大学宋启建等利用大豆雄性不育基因材料与40个亲本合成了我国第一个高产、高蛋白含量基础轮回群体。
大豆雄性不育的鉴定方法目前主要依赖于表型鉴定,在大豆生长早期很难进行准确鉴定。而如果在分子水平可以鉴定出来,无疑是最高效准确的方法,但是目前针对大豆雄性不育的分子标记技术的有效专利很少,本发明正是针对这个方面的研究成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鉴定大豆雄性不育系的引物及其方法,以提供一种新的针对大豆雄性不育的分子标记及大豆雄性不育系的分子鉴定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测大豆雄性不育系的引物,所述引物序列为:
SEQ ID NO.1:上游引物:ATCATCTCACTCTGCGTGTA
SEQ ID NO.2:下游引物:CCATCCTTTCCCTACCTT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鉴定大豆雄性不育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提取大豆植株组织DNA;
(2)以大豆植株组织DNA为模板,利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物进行PCR扩增,获得PCR扩增产物;
(3)将PCR扩增产物用限制性内切酶BstXI进行酶切,若酶切产物仅含一条472bp的条带,则对应的大豆植株为雄性不育植株,若酶切产物包含266bp和202bp,则对应的大豆植株为雄性可育植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农业大学,未经安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105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