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香菇醒酒肽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10616.8 | 申请日: | 2017-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667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任迪峰;申灿灿;霍春艳;马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5/103 | 分类号: | C07K5/103;C12P21/06;C07K1/36;C07K1/34;C07K1/16;A61K38/07;A61P39/02;A61P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盛铭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17 | 代理人: | 栗华楠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香菇 醒酒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食品深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取自香菇的醒酒肽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醒酒肽为Ile‑Pro‑Leu‑His,C端为His,N端为Ile。为了获取含有上述醒酒肽的产品,本发明以香菇足为原料,以碱提酸沉法提取香菇足粉中的蛋白,真空冷冻干燥后,将其配制成蛋白液进行超高压作用,再用碱性蛋白酶酶解,酶解液首先经过超滤分离,得到不同分子量范围(0‑3KDa、3‑5KDa、5‑10KDa)的香菇足多肽,继续进行葡聚糖凝胶层析G‑25纯化,最后得到纯化后醒酒性高的香菇足多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深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取自香菇足的醒酒肽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是一种危及人类健康的疾病,导致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经常过量饮酒。近年来,酒精性肝病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在一些地区已成为第一大肝病,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在我国,其发病率在饮酒者中已高达6.81%。因此,高效可靠的解酒药物及其功能性食品已成为当今的研究热点。
肝内含有多种催化乙醇的酶系,乙醇进入肝脏以后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进行代谢,一般情况下,进入人体内的90%的乙醇会被ADH(乙醇脱氢酶)和ALDH(乙醛脱氢酶)脱氢酶系统催化完成代谢。因此探究脱氢酶系统ADH、ALDH的激活率可更准确地了解生物活性物质对乙醇处理的能力。
目前市场上的解酒保健品多以中草药提取物为主,关于蛋白水解醒酒多肽的报道多见于玉米肽或花生肽。
申请号为200810219536.7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玉米醒酒肽饮料及其制备方法》公开了组成为玉米蛋白肽、食用甜味剂、食用酸味剂、其他辅料和水的玉米醒酒肽饮料。
申请号为201510747486.X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一种花生粕醒酒肽的制备方法》提供一种花生粕醒酒肽的制备方法,步骤包括:以脱脂后的花生粕为原料,经浸提和水洗后,除去水溶性蛋白,所得沉淀加水和Amano SD-AY10蛋白酶酶解,灭酶后再加入AlcalaseAF蛋白酶酶解、灭酶、离心、微滤和超滤,制得具有醒酒作用的分子量在1000~3000Da的花生粕多肽。体外试验表明,该多肽溶液对乙醇脱氢酶具有较高的激活率。
但目前尚未见以香菇足为原料制备的醒酒肽产品。香菇,营养丰富,但香菇足柄纤维化程度高,适口感差,常作副产物丢弃。本发明将以香菇足为原料,变废为宝,通过超高压提取,超滤、凝胶层析纯化后香菇足多肽的醒酒活性;探索以酒精损伤人类正常肝细胞L02为模型,香菇足多肽体外抗氧化活性及其对酒精损伤人类正常肝细胞的保护作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首先提供一种提取自香菇足的醒酒肽,所述醒酒肽为Ile-Pro-Leu-His,C端为His,N端为Ile;
为了获取上述产品,本发明以香菇足为原料,以碱提酸沉法提取香菇足粉中的蛋白,真空冷冻干燥后,将其配制成蛋白液进行超高压作用,再用碱性蛋白酶酶解,酶解液首先经过超滤分离,得到不同分子量范围(0-3KDa、3-5KDa、5-10KDa)的香菇足多肽,检测它们的ADH、ALDH醒酒酶激活率,得到超滤后酶激活率高的香菇足多肽,继续进行葡聚糖凝胶层析G-25纯化,同样检测它们的ADH、ALDH醒酒酶激活率,得到纯化后醒酒性高的香菇足多肽,再采用EASY nano-LC system液相色谱仪,C18(75μm×100mm,3μm),串联LTQ orbitrapvelos pro质谱仪,测定香菇多肽的结构;继而对相应的多肽进行人工合成,检测ADH、ALDH酶激活率,从而得到香菇多肽中高醒酒活性的短肽序列。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醒酒肽以及含有该醒酒肽的醒酒产品,其醒酒作用明显,且采用香菇足为原料,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林业大学,未经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1061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