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裂缝型致密储层微裂缝分级定量表征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10636.5 | 申请日: | 2017-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6419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浩;卢双舫;谭昭昭;周能武;何涛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主分类号: | G01N23/22 | 分类号: | G01N23/22;G01N7/04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巩同海 |
地址: | 26658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裂缝 致密 储层微 分级 定量 表征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油气资源勘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裂缝型致密储层微裂缝分级定量表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微裂缝发育特征观察;步骤二:纳米级裂缝定量评价与表征;步骤三:微米级裂缝定量评价与表征。本发明首次提出了一套定量表征致密储层微裂缝的方法,丰富了我国致密储层储集机理评价体系;本发明可方便快捷地实现微米级和纳米级裂缝的识别、评价与表征,以期明确不同尺度裂缝对物性的贡献,进而实现裂缝型致密储层的分级定量评价;本发明方案操作简便、可实施性强,能够很好地揭示非常规储层微裂缝的储集机理,为裂缝型致密储层的评价起到了示范效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气资源勘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裂缝型致密储层微裂缝分级定量表征方法。
背景技术
致密储层中的微裂缝不仅是油气的主要储集场所,同时也是非常重要的运移通道,尤其对致密砂岩和页岩等致密储层而言,微裂缝不仅能提高致密储层有效孔隙度和渗透率,而且天然裂缝的形态、方向、密集程度及封闭性对井网部署、压裂等均有重要影响,是控制致密油气藏开发效果的关键因素。
我国南方海相泥页岩分布较广,但由于其埋深较大,受到强压实作用的影响,其孔隙通常极为致密,多以纳米级为主,不利于油气充注,孔隙中油气多以吸附态存在,油气流动性较差,不利于页岩油气勘探开发。因此,深层页岩油气勘探以找寻微裂缝为勘探目标。
微裂缝储集空间类型及物性方面的研究主要基于薄片、扫描电镜等镜下技术。汪吉林等(汪吉林,朱炎铭,宫云鹏,方辉煌.重庆南川地区龙马溪组页岩微裂缝发育影响因素及程度预测[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5,26(8):1579-1586.)通过扫描电镜技术揭示了龙马溪组页岩裂缝发育宽度为百纳米至百微米,并认为阶段进汞量曲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页岩中超微裂缝的发育程度。Ougier-Simonin(Ougier-Simonin,A.,Renard,F.,Boehm,C.,Vidal-Gilbert,S.,2016.Microfracturing and Microporosity in shales.Earth-Science Reviews,162,198-226.)等通过光学显微镜、场发射扫描电镜、同步辐射三维成像技术等刻画了微裂缝的形态及分布特征,但他们认为目前很难实现对微裂缝的全孔径(不同尺度峰宽)表征,主要是因为无法识别不同尺度下微裂缝的非均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106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