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六堡茶质量评价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10718.X | 申请日: | 2017-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701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1 |
发明(设计)人: | 冯嘉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梧州市雅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02 | 分类号: | G01N33/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295 | 代理人: | 龚元元 |
地址: | 543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六堡茶 质量 评价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茶领域,尤其是一种六堡茶质量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六堡茶是继20世纪乌龙茶热之后茶叶领域的又一新热点产品,在这种趋势下消费者对六堡茶的品质、安全性的关注也与日俱增。因此,六堡茶质量评价是极为重要的。
目前对六堡茶质量的评价大都是靠感官认知和六堡茶理化指标的检测,感官认知主要从外形和内质对六堡茶的色、香、味进行评价,理化指标的检测仅从单一成分对六堡茶色、香、味的影响上来对六堡茶质量做评价,这些对六堡茶质量的评价没有考虑六堡茶的安全性,且几乎没有什么评价方法对六堡茶的质量进行综合评价。这些评价对消费者的消费选择指导意义不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理论一种六堡茶质量评价方法,以利用评价结果为六堡茶生产者的产品质量管理提供支撑,为消费者的消费选择提供指导。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六堡茶质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对六堡茶质量评价要素进行分类,确定六堡茶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S2:根据S1的六堡茶质量评价要素和六堡茶质量评价指标确定六堡茶质量的评价规则;
S3:根据S2确定的评价规则对六堡茶质量做出最终评价。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的六堡茶质量评价要素分为六堡茶质量负面舆情、六堡茶质量检测情况、六堡茶质量加分项。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的六堡茶质量检测情况指标由微生物、无机元素含量、农药残留量3类指标组成。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的农药残留量指标包含有机磷类、含氮类、拟除虫菊酯类和有机氯类指标。
本发明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综合现有评价方法的优点,建立了多层次、多指标,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六堡茶质量评价方法,并对评价结果做形象化呈现和直观的描述,可对生产者的质量管理、消费者的消费行为选择提供有益的指导。
具体实施例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做进一步说明,但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任何以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基础所作出的有限次修改仍然属于本发明所要保护的内容。
实施例1
步骤S1:对六堡茶质量评价要素进行分类,确定六堡茶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所述的六堡茶质量评价要素为六堡茶质量负面舆情、六堡茶质量检测情况、六堡茶质量加分项;由六堡茶质量负面舆情、六堡茶质量检测情况、六堡茶质量加分项构成六堡茶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所述的六堡茶质量检测情况指标由微生物、无机元素含量、农药残留量3类指标组成;所述的农药残留量指标包含有机磷类、含氮类、拟除虫菊酯类和有机氯类指标;
步骤S2:根据步骤S1的六堡茶质量评价要素和六堡茶质量评价指标确定六堡茶质量的评价规则;所述评价规则具体如下:
步骤S21:对六堡茶质量的负面舆情进行评价,若六堡茶产品质量三年内没有出现官方负面舆情,则该种六堡茶质量评价结果为“★”,产品质量描述为“合格”,继续执行步骤S22;
步骤S22:对六堡茶质量检测情况进行评价,其评价规则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21:若步骤S21的六堡茶质量评价结果为“★”,且六堡茶的质量检测指标一次检测结果都满足国家现行强制标准外的推荐标准,则本步骤六堡茶质量评价结果为“★★”,产品质量描述为“良好”;
步骤S222:若步骤S221的六堡茶质量评价结果为“★★”,且六堡茶的质量检测指标一次检测结果都满足国内现行有效标准外的国际标准,则本步骤六堡茶质量评价结果为“★★★”,产品质量描述为“优秀”;
步骤S223:若步骤S222的六堡茶质量评价结果为“★★★”,且六堡茶质量检测指标多次(通常确定为三次)检测结果都满足国内现行有效标准外的国际标准,则本步骤六堡茶质量评价结果为“★★★★”,产品质量描述为“卓越”;
步骤S23:对六堡茶质量加分项进行评价;若步骤S223的六堡茶质量评价结果为“★★★★”,且六堡茶质量三年内出现官方正面舆情,则本步骤六堡茶质量评价结果为“★★★★★”,产品质量描述为“完美”;
步骤S3:根据步骤S2确定的评价规则对普洱茶质量做出最终评价。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梧州市雅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梧州市雅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1071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