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泥处理分散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10950.3 | 申请日: | 2017-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665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张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华诺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00 | 分类号: | C02F11/00;C02F103/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泥 处理 分散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含油污泥处理分散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1.2‑5.6份;三聚磷酸钠5‑10份;无机盐1.5‑5.2份;二乙二醇单丁醚5.8‑10份;水69.2‑86.5份,本发明分散剂与传统的分散剂相比,有如下优点:(1)本发明油泥分散剂分散效果好,油回收率高,特别适用于含油率高的油泥;(2)本发明油泥分散剂生物降解性好,无毒无害危害,绿色环保;(3)本发明油泥分散剂的,制备方法简便,适用范围广,易于工业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泥分散剂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油泥处理用分散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油污泥主要是指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落地原油与泥土形成的含油污泥,以及油田正常生产中系统排出的含油泥砂,是一种富含矿物油的固体废物,主要成分是原油、泥和水。油田含油污泥主要来源有接转站、联合站的油罐、沉降罐、污水罐、隔油池的底泥炼厂含油污水处理设施、轻烃加工厂天然气净化装置清除出来的油砂、油泥钻井、作业、管线穿孔而产生的落地原油及含油污泥。其体积庞大,是油田开发过程中产生的重要污染物之一。经调查,胜利油田各接转站、联合站每年清理含油污泥量约在15万吨左右,加上落地原油回收后剩余的油泥、全油田每年至少产生万吨油泥。目前油田开发己进入高含水、高采出率及高含沙的情况,要保持稳产增产,必然要增大采出液量,造成油泥产生量进一步增大。由此可见,对油田污泥的处理已是时代所趋。
由于含油污泥的性质特殊,其脱水和处理技术难度大、成本高,一直是困扰石油行业的环保难题。随着环保法规的逐步完善和企业技术进步的要求,含油污泥的污染治理技术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半个多世纪以来,含油污泥的处理技术发展很快,处理方法大致可分为机械分离,溶剂萃取,生物处理和热处理等等。但每种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和使用范围。例如,机械分离脱除油虽然操作简单、易于实现,但处理效果不佳;容积萃取虽然表现出较高的除油率,但需要较高的浓度和处理温度,这会使油和水互溶,呈乳化状态,不便于原油的回收,萃取剂生物降解性差,具有一定的毒性,严重地影响了环境生态系统;生物处理效果差、周期长;热处理耗能大、设备投资较高;为了确保人类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开发对生态环境无污染的含油污泥处理药剂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油泥分散剂及其制备方法来弥补现有技术上的不足。该油泥分散剂分散效果好、具有高效、低耗、便捷、无毒害、应用广泛等几大特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含油污泥处理分散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1.2-5.6份,三聚磷酸钠5-10份,无机盐1.5-5.2份,二乙二醇单丁醚5.8-10份,水69.2-86.5份。
所述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山梨醇酯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其成份为山梨醇酐单月桂酸酯。
所述的无机盐为氯化钠、氯化钾、硫酸钠或硫酸钾中的一种或多种按照任意比例混合而成。
含油污泥分散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三聚磷酸钠、无机盐、二乙二醇单丁醚按照比例在常温混合均匀,得到油泥分散剂;其中混合时间为30-40分钟。
油泥分散剂在石油开采、集输、油品炼制加工以及油田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含油污泥的处理中的应用。
油泥分散剂应用于油泥处理的具体过程如下:首先将油泥与水在混合罐中混合均匀,然后加入油泥分散剂,进行搅拌,分散后的产物在油泥分离装置中进行油、水、泥的分离;搅拌温度为30-45℃,搅拌时间为60-120分钟。
油泥与水的质量比为1∶3-1∶5,油泥分散剂的加入量占油泥的质量百分比为1%-5%。
本发明分散剂与传统的分散剂相比,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油泥分散剂分散效果好,油回收率高,特别适用于含油率高的油泥;
(2)本发明油泥分散剂生物降解性好,无毒无害危害,绿色环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华诺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华诺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109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