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氢电互补充电供氢组合网络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11470.9 | 申请日: | 2017-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262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高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恒劲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8/0656 | 分类号: | H01M8/0656;H01M8/04089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赵志远;赵继明 |
地址: | 201203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互补 充电 组合 网络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氢电互补充电供氢组合网络,该网络不仅具有同时供给电能和氢能,还可实现氢电互补,该网络包括至少一个固定加氢充电站和一个可移动制氢发电装置,所述的固定加氢充电站内设有储氢装置和主供电源,所述的可移动制氢发电装置包括制氢发电燃料电池模块,制氢发电燃料电池模块根据固定加氢充电站的供氢或发电需求进行电解水制氢或利用氢能发电,所述的可移动制氢发电装置根据氢气和电能需求量确定在各固定加氢充电站的停留时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设备成本降低、充电功能不受电网限制、同时实现充电和供氢功能、按需调配和充电供氢功能灵活使用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制氢发电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氢电互补充电供氢组合网络。
背景技术
氢气作为可再生能源,不仅能效高,而且几乎不产生废弃物,发展氢气有望成为提高能效,降低石油消费、改善生态环境、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途径,那么可持续、高效率的规模制氢技术的开发,已成为氢能时代的迫切需求。
现有的充电加氢站,主要设有制氢设备,氢气压缩设备,储氢罐和氢气分配装置,其中制氢和氢气压缩装置设备成本较高,造成配置一个完整制氢加氢站的成本很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氢能利用的推广利用。
充电加氢站内的充电桩电能来源为现有电网,电能的使用受现有电网的限制,在电网无法供电时充电桩也无法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氢电互补充电供氢组合网络。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氢电互补充电供氢组合网络,该网络用于同时供给电能和氢能,也可在电网断电时用氢通过燃料电池发电来完成充电,该网络包括至少一个固定加氢充电站和一个可移动制氢发电装置,该可移动制氢发电装置也可在某个固定站点固定使用,所述的固定加氢充电站内设有至少一个主供电源和储氢装置,所述的可移动制氢发电装置根据用户需求提供电能或氢能,所述网络采用主供电源制氢储存和供氢,在主供电源停电时利用储存的氢能发电供充电使用。
所述的可移动制氢发电装置包括可逆的制氢发电燃料电池模块,可逆的制氢发电燃料电池模块根据固定加氢充电站的供氢或发电需求进行电解水制氢或利用氢能发电。
所述的可移动制氢发电装置根据氢气和电能需求量确定在各固定加氢充电站的停留时间。
所述的固定加氢充电站内还设有水源、储氧装置、氢气分配装置和氧气分配装置。
所述的移动制氢装置还包括氢气压缩/转换装置和氧气压缩/转换装置,所述的制氢发电燃料电池模块设有电源输入/输出接口、冷却水进出口、氢气进出口和氧气进出口,
电解制氢时,所述的可逆的制氢发电燃料电池模块的电源输入接口连接主供电源,氧气进口连接水源,氢气出口和氧气出口分别连接氢气压缩/转换装置和氧气压缩/转换装置,所述的氢气压缩/转换装置连接储氢装置,所述的氧气压缩/转换装置连接储氧装置,所述的储氢装置、储氧装置分别与氢气分配装置、氧气分配装置连接;
氢能发电时,所述的可逆的制氢发电燃料电池模块的氢气入口和氧气入口分别连接储氢装置和储氧装置,所述的冷却水进口连接水源,所述的电源输出接口连接用电设备。
电解制氢时,接入水源和电源,可逆的制氢发电燃料电池模块进行电解水后,所得氢气和氧气分别送至储氢装置和储氧装置储存;
氢能发电时,储氢装置中的氢气和储氧装置中的氧气分别进入可逆的制氢发电燃料电池模块反应生成水,所得电能通过电源输出接口输出。
所述的可移动制氢发电装置利用电价低谷期时的电能进行电解水制氢。
所述的固定加氢充电站内的主供电源电能来源包括现有电网、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恒劲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恒劲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114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