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紫外/近紫外光激发的绿色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12114.9 | 申请日: | 2017-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3364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2 |
发明(设计)人: | 乔学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11/80 | 分类号: | C09K11/80;C01F17/00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淮海专利事务所 32205 | 代理人: | 李妮 |
地址: | 2211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紫外 紫外光 激发 绿色 荧光粉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紫外/近紫外光激发的绿色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化学式为Ba10‑10xEu10xAl2O13,式中,激活离子为铕离子Eu2+,x为Eu2+掺杂Ba2+位的摩尔比,0.0001≤x≤0.25。本发明制备的荧光粉具有激发波长宽、颗粒分散均匀、优良的热稳定性和物理化学稳定性、不与封装材料、半导体芯片等发生作用等优点,容易被紫外‑近紫外(300~420nm)波段的光高效激发,发光强度高、发光效率高、荧光色度纯正;制备时将含有合成发光材料所需元素的化合物按比例混合,采用高温固相法或化学合成法制备,多次煅烧制备,工艺简单,易于操作,原料来源丰富,生产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荧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是一种紫外/近紫外光激发的绿色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发光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白发光二极管(LED)是一种可以将电能直接转换为可见光光能的能量转换器件,是一种新型的照明显示器件和绿色环保照明光源。白发光二极管照明设备具有工作电压低、节省电量、性能稳定、体积小、节能环保、无热辐射、寿命长、很强的抗振动和抗冲击能力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指示灯、背光源、相机、装饰、手机、室内商业气氛照明及城市夜景、舞台照明、陈列馆、展览会等各个领域。荧光粉作为白发光二极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善该类LED的发光效率、使用寿命、色温、显色指数等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制备白光LED有几种常见的技术手段,但是从实用性和可行性来看,最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是通过(近)紫外LED芯片激发三基色荧光粉来产生白光。所以,有关可被(近)紫外光激发的荧光粉的研究受到了极其重要的关注;因此,研制具有高转换效率的三基色荧光粉有着重要意义,也已成为当前固态照明的研究重点。在三基色荧光粉之中,绿色荧光粉有着重要的作用;绿发光荧光粉一方面可以用来制备纯发光LED,即采用LED芯片与绿发光荧光粉封装得到,该设备的发光效率比纯绿色LED芯片的发光效率要高得多;另一方面绿发光荧光粉可用来组成白光LED三基色中的绿色发光部分。
在稀土离子激活的绿发光粉荧光粉之中,Eu2+离子是最重要的一种激活剂之一,在发光和照明中得到广泛的关注和应用;稀土Eu2+离子的5d能级没有外层s、p电子屏蔽,完全裸露在外,因此其f-d之间的电子跃迁很容易受外界晶学环境的影响,改变基质将使发射峰的位置发生明显的变化,不同的晶体环境产生不同的能级劈裂;Eu2+具有独特的外层电子结构和稳定的化学性质,有其激活的荧光材料在彩电、计算机显示器、显像管、医学、照明、军事等领域、核物理等等都存在广泛的应用。
目前,可用于紫外-近紫外型白光LED用的绿色荧光粉还不多。其中,研究较多的是硅酸盐基绿色荧光粉,还有部分氮氧化物绿色荧光粉。现有的荧光粉发光效率不高、激发波长较窄。中国发明专利CN101497789A公开了一种氮化物绿色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将SrCO3、BaCO3或二者组合与Si(NH)2和Eu2O3进行球磨混合2-3个小时得到混合物,然后将混合物在1400-1500℃的温度烧结3-4个小时后进行粉碎,粉碎后的产物分别用去离子水和异丙醇清洗2-3次,然后在90-100℃的温度干燥16-24个小时得到干燥物,最后将干燥物进行过筛,得到氮化物绿色荧光粉,工艺过程较为复杂,不易于操作,合成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紫外/近紫外光激发的绿色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生产成本低,所制备的绿色荧光粉可具有激发波长宽、优良的热稳定性和物理化学稳定性、色度稳定、光转换效率高且不与封装材料、半导体芯片等发生作用等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师范大学,未经江苏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121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