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粉碎效率高的固体废物处理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14347.2 | 申请日: | 2017-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945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李牧真;吴先媛;程德龙;郭德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君华睿道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B02C18/14;B02C18/16;B01D46/12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1230 | 代理人: | 李春芳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粉碎 效率 固体废物 处理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弃物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固体废物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有机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有机类物品和物质,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固体废物排出量急剧增加,成为严重的环境问题,这就急需一种研发成本低、处理彻底且无二次污染的新型固体废弃物处理装置。而现有技术虽有一定的固体废物处理能力,但却由于结构设计的不合理,使得结构过于复杂,粉碎流程长,不够高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粉碎效率高的固体废物处理设备,以解决现有的固体废物处理设备因结构较为复杂,使得固体废物处理能力不够高效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粉碎效率高的固体废物处理设备,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粉碎箱和驱动电机,粉碎箱上设有进料口,驱动电机的驱动轴固定连接有粉碎轴;粉碎轴横向穿在粉碎箱的内部,并通过轴承座活动相连;粉碎轴的外表面设有与之啮合的滚轮;粉碎箱的底部设有送料孔,并通过送料孔连通有等离子体固体废物处理装置。
等离子体固体废物处理装置包括等离子体电源、等离子熔炉外壳和由等离子熔炉外壳构成的炉腔;等离子熔炉外壳上方设有连通于送料孔进料口;等离子熔炉外壳内至少设有二个放电电极,等离子熔炉外壳上还设有供放电电极从中引出并与壳外等离子体电源电连接的绝缘柱;炉腔底部的等离子熔炉外壳上还倾斜设置有出料板,出料板的低端一侧设有出料管;等离子熔炉外壳的侧壁上设有排气口,排气口设有过滤装置。
进一步的,滚轮的表面设有螺牙。
进一步的,出料板的倾斜角度为15-30度。
进一步的,机架底部设有减震板。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现有技术通常采用的是粉碎片的作用来粉碎固体废物,而粉碎片不比粉碎轴、滚轮等,可同时粉碎的固体废物量少,本申请利用上述粉碎箱、粉碎轴、驱动电机和滚轮等的强力粉碎作用,能更好的粉碎固体废物,经过选型匹配,使得本申请能够粉碎的固体废物量更大,而且省去了现有技术中还用到的搅拌箱等装置,简化了固体废物处理设备的结构,有较好的实用性。
2.等离子体固体废物处理装置不仅能够用于高温分解固体废物,而且,利用过滤装置的作用还能消除大气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下面结合图1~图2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一种粉碎效率高的固体废物处理设备,包括机架1,机架1底部设有减震板9,机架1上设有粉碎箱2和驱动电机3,粉碎箱2上设有进料口21,驱动电机3的驱动轴31固定连接有粉碎轴4;粉碎轴4横向穿在粉碎箱2的内部,并通过轴承座5活动相连;粉碎轴4的外表面设有与之啮合的滚轮6,滚轮6的表面设有螺牙61,以实现固体废物的粉碎(为实现该功能,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获知滚轮和粉碎轴的具体设置方式,因此不再赘述);粉碎箱2的底部设有送料孔7,并通过送料孔7连通有等离子体固体废物处理装置8。
上述结构中,仅需进一步描述:
送料孔7的孔径(直径)为5~10cm,以限制单位时间内进入等离子体固体废物处理装置8经粉碎后的固体废物的量。
等离子体固体废物处理装置8包括等离子体电源81、等离子熔炉外壳82和由等离子熔炉外壳82构成的炉腔;等离子熔炉外壳82上方设有连通于送料孔7进料口83;等离子熔炉外壳内至少设有二个放电电极84,等离子熔炉外壳82上还设有供放电电极84从中引出并与壳外等离子体电源81电连接的绝缘柱85;炉腔底部的等离子熔炉外壳82上还倾斜设置有出料板87,出料板87的倾斜角度为15-30度,出料板87的低端一侧设有出料管88;等离子熔炉外壳82的侧壁上设有排气口89,排气口89设有过滤装置86。
过滤装置86为过滤管道,过滤管道内设有多层过滤层,本实施例采用的是沿排气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纱布层、活性炭吸附层和第二纱布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君华睿道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君华睿道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143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消防栓及其监控方法
- 下一篇:一种消防设施检测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