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小长余辉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15162.3 | 申请日: | 2017-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311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张洪武;史俊朋;孙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9K11/62 | 分类号: | C09K11/62;B82Y40/00;B82Y2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21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颗粒 长余辉 制备 生物医学成像 材料和设备 长余辉发光 规模化生产 乙酰丙酮盐 光学显示 合成反应 制备工艺 前驱体 潜在的 溶剂 粒径 合成 金属 检测 应用 | ||
1.一种超小长余辉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它具有超小的尺寸,近似球形的形貌,直径10纳米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小长余辉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备长余辉纳米颗粒的前驱体溶液,构成长余辉纳米颗粒的前驱体溶液通常为含乙酰丙酮金属盐的溶液,通过直接用溶剂溶解这些乙酰丙酮金属盐,可以方便地制备含有前驱体的溶液,溶剂主要选择聚乙二醇,糠胺,油胺,乙二胺,苄胺,二乙醇胺,1,2-丙二胺,1,4-丁二胺等;热处理:将配置好的长余辉材料前驱体溶液放入聚四氟乙烯高压反应釜中,随后,将反应釜放入到烘箱中150-220度,进行加热处理24-48小时,得到超小长余辉纳米颗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小长余辉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前驱体金属离子是金属乙酰丙酮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小长余辉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用来制备镓酸盐,锗酸盐,锡酸盐长余辉纳米颗粒。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小长余辉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的溶剂为聚乙二醇,糠胺,油胺,乙二胺,苄胺,二乙醇胺,1,2-丙二胺,1,4-丁二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1516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