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监控视频与电子设备标识关联的方法、装置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15176.5 | 申请日: | 2017-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407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刚;赵家;李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7/18 | 分类号: | H04N7/18;G06F17/3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方亮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视频监控信息 电子身份标识信息 电子设备 视频监控系统 标识关联 监控视频 时间标签 音频轨 标签 视频监控技术 视频图像信息 采集 关联 装置及系统 标识信息 采集设备 监控装置 身份标识 时效性 视频轨 准确率 刑侦 调用 公安 帮助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监控视频与电子设备标识关联的方法、装置及视频监控系统,涉及视频监控技术领域,其中的方法包括:获取监控装置采集的视频监控信息以及与视频监控信息对应的第一时间标签,视频监控信息包括:音频轨和视频轨;获取身份标识采集设备采集的电子身份标识信息以及与电子身份标识信息对应的第二时间标签;根据第一时间标签和第二时间标签对音频轨进行处理,将视频监控信息和电子身份标识信息进行关联。本发明的方法、装置及视频监控系统,简化视频图像信息与电子设备标识信息关联的准备工作,提高调用的时效性,可以提高识别的效率和准确率,可以为公安、刑侦人员等提供有力的帮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视频监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监控视频与电子设备标识关联的方法、装置及视频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视频监控系统可以对各个行业重点部门或者重要场所实现实时监控。对于事件或者线索的发现或者确定,通常是根据摄像头采集到的图像中进行人工的或者智能的判断确定的。摄像头能够采集到事件线索,但是摄像头很难识别出具体的身份信息。另一方面,一般的摄像头或者图像采集设备具有固定的扇形采集区域,而线索或者相关人可能并不在所述的扇形。WIFI设备虽然不能识别线索,但是其相对于摄像头或者图像信息更能够识别出相关人的身份信息,同时一般的WIFI设备都具有360度的采集范围,两者功能上有很强的互补性。
现有的基于视频和MAC地址的智能监控,主要关注于将视频图像中的人脸集合中某个人脸与MAC地址集合中的MAC地址的关联,利用行人随身携带的移动设备的MAC地址的唯一性特征,与人脸进行关联,解决了利用单一人脸识别技术进行身份确认不准的问题,为公安、刑侦人员快速寻找嫌疑人员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但是,现有的视频监控与电子身份(如WIFI)设备采集管理通常都是分别组成系统各自单独存在,按照现有体系以及工作过程,每次都需要分别查找两个独立系统中相同位置点和时间点视频和电子身份标识(如MAC地址)信息,造成工作效率较低,并且对目标对象的定位、追踪以及身份识别的效果不理想,对于很多实时性要求高的场景也十分不利。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监控视频与电子设备标识关联的方法、装置及视频监控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监控视频与电子设备标识关联的方法,包括:获取监控装置采集的视频监控信息以及与所述视频监控信息对应的第一时间标签,其中,所述视频监控信息包括:音频轨和视频轨;获取身份标识采集设备采集的电子身份标识信息以及与所述电子身份标识信息对应的第二时间标签;根据所述第一时间标签和所述第二时间标签对所述音频轨进行处理,将所述视频监控信息和所述电子身份标识信息进行关联。
可选地,如果确定第一时间与第二时间相同、或者第一时间与第二时间的时间间隔在时间差阈值范围内,则将所述视频监控信息和所述电子身份标识信息进行关联,使所述音频轨包含有所述电子身份标识信息的全部或部分信息。
可选地,删除所述音频轨中的全部或部分音频信息,将所述电子身份标识信息的全部或部分信息插入所述音频轨中,生成流文件;或,保留所述音频轨中的全部音频信息,将所述电子身份标识信息的全部或部分信息插入所述音频轨中,生成流文件;其中,所述流文件中包括所述视频轨和经过处理的音频轨。
可选地,接收所述监控装置基于关联时间间隔周期性发送的所述第一时间标签和在第一时间采集的视频图像信息;接收所述身份标识采集设备基于所述关联时间间隔周期性发送的第二时间标识和在第二时间内采集的电子设备标识信息。
可选地,获取与需检索的电子设备标识信息相关联的所述视频图像信息;基于所述视频图像信息定位所述需检索的电子设备标识所在的位置,并获取所述需检索的电子设备标识的运行轨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1517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