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口腔溃疡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15386.4 | 申请日: | 2017-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290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1 |
发明(设计)人: | 徐云;赵俞;于艳辉;许艳茹;白冰;徐建;田淋淋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修正药业新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6 | 分类号: | A61K36/86;A61K9/70;A61K47/38;A61K47/32;A61P1/02 |
代理公司: | 吉林省长春市新时代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22204 | 代理人: | 丁洪学 |
地址: | 130000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口腔溃疡 中药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口腔溃疡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口腔溃疡是一种常见的发生于口腔黏膜的溃疡性损伤病症,发作时疼痛剧烈,局部灼痛明显,严重者还会影响饮食、说话,对日常生活造成极大不便;可并发口臭、慢性咽炎、便秘、头痛、头晕、恶心、乏力、烦躁、发热、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
目前市场上治疗口腔溃疡的产品种类繁多,有贴片、喷剂、含药物成分的牙膏等。不同的产品、剂型,有其优势同时也有其弊端,喷剂容易随着唾液被吞咽,在口腔中作用时间短,治愈周期长,含药物成分的牙膏,其不属于药品,疗效不明确,而贴片则有效的解决了这一问题。目前市场上多数的治疗口腔溃疡的贴剂都是化学药物,虽然起效快但副作用多,对身体的伤害也比较大;另有一些产品,其作用时依靠麻醉溃疡周围粘膜组织细胞,降低痛感而发挥作用。治标不治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口腔溃疡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克服现有的此种疾病治疗药存在的上述不足。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由蒲公英、紫花地丁、板蓝根、半边莲混合物水提取物浸膏粉和辅料填充剂、黏合剂、助流剂组成;
其中,浸膏粉所用原料之间的重量百分比为:蒲公英10%~30%、紫花地丁10%~30%、板蓝根10%~30%、半边莲10%~30%;
浸膏粉和辅料用量的重量百分比为:浸膏粉含量50%~75%,填充剂占5%~25%,黏合剂占15%~25%,助流剂占1%~5%。
所述的黏合剂为EC或CP934P或HPC或HPMC或CMC-Na;填充剂为淀粉或糊精或乳糖;助流剂为滑石粉或味粉硅胶。
本发明是基于:
蒲公英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胆利尿、消乳痈等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蒲公英主要具有抑菌、抗炎、抗氧化、抗肿瘤、降血糖、降血脂的作用。
紫花地丁最早见于《千金方》,其性味苦、辛、寒,入心、肝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之功效。主治痈疽疔疮、黄疸、痢疾、咽喉肿痛等,鲜品捣烂可散瘀消肿、排脓生肌。绿原酸是紫花地丁中的活性成分之一,其对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金黄均有抑菌活性。
板蓝根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之功效,常用于治疗温热病等感染性疾病。
半边莲始载于《滇南本草》具利尿消肿、清热解毒之功效,临床主要用于治疗,面足浮肿,痈肿疔疮,蛇虫咬伤,晚期血吸虫病腹水。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重量比例取蒲公英10%~30%、紫花地丁10%~30%、半边莲10%~30%,板蓝根10%~30%,粉碎成粗粉;
(2)将步骤(1)所得粗粉加水6~8倍重量,煎煮提取1~2次,每次30~60min,过滤,合并两次滤液,滤液浓缩,干燥,粉碎;
(3)取适宜辅料(黏合剂如EC、CP934P、HPC、HPMC、CMC-Na;填充剂如淀粉、糊精、乳糖;助流剂如滑石粉、味粉硅胶)粉碎过筛(100目);
(4)将过筛后的辅料与浸膏粉按重量百分比浸膏粉50%~75%,填充剂5%~25%,黏合剂15%~25%,助流剂1%~5%混匀,加入冲模压制成片,即得;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快速起效,达到消肿、止疼的作用,且作用时间持久;
(2)天然药物,刺激性及副作用小;
(3)不但可针对溃疡面治疗,且对溃疡周边组织起到保护作用,可有效避免其他口腔疾病的发生。
本发明组合物贴敷于口腔溃疡患处,每日2次,每次1贴。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蒲公英100g、紫花地丁300g、半边莲300g,板蓝根300g,粉碎成粗粉,加水8倍量,煎煮提取2次,每次60min,过滤,合并两次滤液,滤液浓缩,干燥,粉碎;取适宜辅料(CP934P、HPMC 1:1混合为黏合剂;糊精为填充剂;以微粉硅胶为助流剂)粉碎过筛(100目);将过筛后的辅料与浸膏粉按比例混匀,加入冲模压制成片,即得,其中:浸膏粉含量75%,填充剂占15%,黏合剂占5%,助流剂占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修正药业新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吉林修正药业新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153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