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天然气重整制氢的转化炉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15736.7 | 申请日: | 2017-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690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军;陈爱琴;董碧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宏达石油天然气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8/0612 | 分类号: | H01M8/0612;C01B3/34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孙杰;钱成岑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然气 重整 转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天然气重整制氢的转化炉,该转化炉包括炉体和分布于炉体内的炉管,炉体内填充有绝热材料,以及由绝热材料填充而形成的用于燃料气燃烧的燃烧腔、用于燃烧烟气通过的总烟道和若干分布于炉体内的分支烟道,所述燃烧腔连通至总烟道,总烟道再连通至各分支烟道,各炉管位于对应的分支烟道内,燃烧腔内设置有燃烧嘴,各分支烟道通过炉管后汇合于炉体的烟气出口,各炉管汇合于炉体的转化气出口;本发明的转化炉,能有效的缩小天然气重整制氢转化炉的大小,减小制氢系统规模,适合于为燃料电池提供氢源,且具有工作效率高、经济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天然气重整制氢的转化炉,特别是一种基于催化燃烧的小型天然气重整制氢的转化炉,属于天然气重整制氢转化炉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氢能和燃料电池作为21世纪清洁高效的能源利用新技术。2016年4月,我国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的《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发改能源〔2016〕513号),规划了能源技术革命重点创新行动路线图,部署了15项具体任务,“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位列其中,氢能已经纳入了我国能源战略。氢能产业内涵丰富,按产业链顺序划分为氢能产业基础设施、燃料电池和燃料电池车辆、燃料电池发电(含热电联产)以及其他应用领域等。现燃料电池紧锣密鼓研发中,小型化制氢系统解决氢气的来源,也给现有的加氢站气源的补充(现有加氢站基本为外送氢气)。当前,我国氢气来源是以煤、天然气及石油等化石燃料制氢为主,约占97%,其中以天然气水蒸气重整制氢为主,也最为清洁。因转化炉体积的制约,天然气重整制氢规模较大,热效率较低。现在微小型装置逐渐成为研发热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紧凑的可小型化设计的天然气重整制氢的转化炉,以提高混合气的吸热效率,提高转化率,并保证重整反应稳定。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天然气重整制氢的转化炉,包括炉体和分布于炉体内的炉管,所述炉体内填充有绝热材料,以及由绝热材料填充而形成的用于燃料气燃烧的燃烧腔、用于燃烧烟气通过的总烟道和若干分布于炉体内的分支烟道,所述燃烧腔连通至总烟道,总烟道再连通至各分支烟道,各炉管位于对应的分支烟道内,燃烧腔内设置有燃烧嘴,各分支烟道通过炉管后汇合于炉体的烟气出口,各炉管汇合于炉体的转化气出口。
进一步的,所述燃烧腔位于炉内的中心,分支烟道以燃烧腔为中心沿环周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炉管从炉体的顶部进入炉内,沿分支烟道路径穿过炉内而汇合于炉体下部的转化气出口,所述燃烧嘴从炉体的底部进入炉内的燃烧腔,总烟道在炉内的顶部位置与各分支烟道连通,烟气出口口位于炉体的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绝热材料为高铝陶纤毯。
进一步的,所述燃烧嘴包括燃烧空气进管和燃烧气进管,所述燃烧气进管共轴心套设于燃烧空气进管内,燃烧空气进管管路的出口端具有一个内径先减小再增大的喉部,燃烧气进管的出口位于该喉部的小径位置,喉部的出口装填有燃烧催化剂。
进一步的,所述喉部的出口设置有一蜂窝状板体,燃烧催化剂设置在蜂窝状板体的后端。
进一步的,所述燃烧催化剂的后端还设置有用于限定催化剂位置的挡板。
进一步的,所述喉部前端的燃烧空气进管内设置有用于空气导流的螺旋导流板。
进一步的,所述烟气出口设置有余热利用装置。
进一步的,该余热利用装置包括沿烟气流向依次设置的蒸汽发生器,天然气预热器和空气预热器。
进一步的,所述蒸汽发生器为螺旋管管式换热器,天然气预热器为螺旋管管式换热器,空气预热器为板式换热器。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宏达石油天然气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宏达石油天然气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157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