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飞蝗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基因dsRNA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15802.0 | 申请日: | 2017-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3614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张学尧;王俊秀;马恩波;张建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53 | 分类号: | C12N15/53;C12N9/02;C12N15/113;A01N57/16;A01P7/04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4105 | 代理人: | 张福增 |
地址: | 030006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飞蝗 细胞 色素 p450 还原酶 基因 dsrna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飞蝗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基因dsRNA及其应用。具体是一种飞蝗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基因,该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1,基于SEQ ID NO:1,设计合成基因片段SEQ ID NO:7和相应的dsRNA。设计合成的dsRNA注射入飞蝗体内,飞蝗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基因表达水平下调,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酶活力下降,并导致西维因对飞蝗致死率提高至1.73倍‑2.3倍。本发明筛选获得的细胞色素P450基因可作为西维因抗性防治的分子靶标,为飞蝗西维因抗性治理提供新的途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基因片段合成的dsRNA及其在提高西维因防治飞蝗效果中的应用。
技术背景
西维因是一种用途极为广泛的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具有对人、畜毒性低,稳定性好,药效持久,起效迅速等优点,广泛使用在作物和森林的多种害虫的日常防治工作中。长期以来,反复使用以西维因为代表的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防治飞蝗,已使得飞蝗对西维因产生较为严重的抗性,导致西维因防治剂量加大,蝗灾防治成本提高,过量使用西维因也对人类身体健康、对生态平衡造成潜在危害。目前已有通过传统的农药混配,交替轮换使用、开发新型杀虫剂等途径应用于飞蝗防治,但目前田间飞蝗抗药性危害依然十分严重。因此迫切需要研发一种新型的增强西维因对飞蝗防治效果的技术。
RNA干扰是指内源或外源双链RNA,在诱导沉默复合物与Dicer酶的作用下,专一性的诱导靶基因表达沉默的现象。由于RNA干扰可以沉默害虫农药抗性或抗性基因,对环境和高等动物安全,所以该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害虫抗药性防治。
经检索发现,目前已有的飞蝗dsRNA相关专利申请如下:专利申请号201610316474.6,名称为“一种飞蝗肠道核酸水解酶基因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专利申请号201610186141.6,名称为“飞蝗翅表皮蛋白基因及其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专利申请号201610186149.2,名称为“飞蝗翅特异表皮蛋白基因及其dsRNA的应用”;专利申请号201510160191.2,名称为“Knickkopf基因dsRNA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专利申请号201510160194.6,名称为“Retroactive基因及其dsRNA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专利申请号201510118799.9,名称为“一种昆虫细胞色素P450基因及其应用”;专利申请号201510080636.6,名称为“昆虫几丁质去乙酰基酶基因1及其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专利申请号201410647729.8,名称为“一种东亚飞蝗ATP合酶β亚基基因及其dsRNA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专利申请号201410665503.0,名称为“一种东亚飞蝗ATP合酶α亚基基因及其dsRNA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专利申请号201410292658.4,名称为“昆虫Ⅱ型几丁质酶基因特异性dsRNA的应用”;专利申请号201410069843.7,名称为“蝗虫Ⅰ型几丁质酶基因的序列及其dsRNA的应用”,专利申请号201310023385.9,名称为“昆虫UDP-N-乙酰氨基葡萄糖焦磷酸化酶基因及其dsRNA的应用”;专利申请号201210356675.0,名称为“昆虫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基因及其应用”;专利申请号201010163625.1,名称为“一种昆虫几丁质合成酶1基因片段及其dsRNA和应用”;专利申请号201010163645.9,名称为“一种昆虫几丁质合成酶1A基因片段及其dsRNA和应用”;专利申请号201010163618.1,名称为“一种昆虫几丁质合成酶2基因和应用”;专利申请号201010163634.0,名称为“一种昆虫几丁质合成酶1B基因片段及其dsRNA和应用”,专利申请号201010136330.5,名称为“昆虫几丁质酶基因及其dsRNA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大学,未经山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158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深海来源超氧化物歧化酶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震动式溶液瓶
- 生产依马菌素的方法和组合物
- 食蟹猴的P450 2C18药物代谢酶及其与食蟹猴P450氧化还原酶的共表达重组载体
- 食蟹猴的P450 2E1药物代谢酶及其与食蟹猴P450氧化还原酶的共表达重组载体
- 食蟹猴的P450 2C9药物代谢酶及其与食蟹猴P450氧化还原酶的共表达重组载体
- 人细胞色素P450 3A5酶及NADPH-细胞色素P450氧化还原酶共表达体系
- 细胞色素P450和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多肽、编码核酸分子及其用途
- 具有氮末端缺失和内质网滞留标签的改性P450还原酶
- 蚯蚓细胞色素P450基因及其编码的蛋白
- 细胞色素P450、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及其应用
- 一种NADH类似物依赖型的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