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车载移动充电装置的电能计量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16025.1 | 申请日: | 2017-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859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3 |
发明(设计)人: | 琚洁华;毕蔚蓉;蔡振飞;陈贇;袁心怡;顾俊;王婧;吴晓军;徐旭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上海服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22/10 | 分类号: | G01R22/1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兆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有限合伙)31241 | 代理人: | 屠轶凡 |
地址: | 20012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车载 移动 充电 装置 电能 计量 电路 | ||
1.一种用于车载移动充电装置的电能计量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车载移动充电装置中汽车充电电路的信号隔离变换回路和连接车载移动充电装置中主处理器的计量通信回路,所述计量通信回路上设有连接所述主处理器的电能计量芯片U1,所述电能计量芯片U1上设有用于接收来自所述信号隔离变换回路的第二电压信号的V1P接口和V1N接口,以及用于接收来自所述信号隔离变换回路的第一电压信号的V2P接口和V2N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车载移动充电装置的电能计量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隔离变换回路包括连接所述汽车充电电路的第一电流互感器TV1;
所述第一电流互感器TV1一次侧的同名端与所述汽车充电电路的火线之间通过电阻R5连接,所述第一电流互感器TV1一次侧的非同名端连接所述汽车充电电路的零线,所述第一电流互感器TV1低压侧的非同名端接地,同名端连接所述电能计量芯片U1的V2P接口,所述第一电流互感器TV1的低压侧的同名端和非同名端之间并联有电阻R6、电容C9、二极管VD5和二极管VD6,其中所述二极管VD5的负极接地,所述二极管VD6的正极接地,所述信号隔离变换回路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电能计量芯片U1的V2N接口和接地端之间的,相互并联的电阻R7和电容C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车载移动充电装置的电能计量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隔离变换回路还包括连接所述汽车充电电路的第二电流互感器TA1;
所述第二电流互感器TA1一次侧的非同名端连接与所述汽车充电电路所对应的充电枪的火线端口,所述第二电流互感器TA1一次侧的同名端连接所述汽车充电电路的火线,所述第二电流互感器TA1低压侧的同名端连接接地的电阻R2,非同名端连接接地的电阻R3,所述第二电流互感器TA1的同名端通过电阻R1连接接地的电容C3,以及二极管VD1的正极和二极管VD2的负极,形成连接所述电能计量芯片U1的V1P接口的V1P信号端,所述第二电流互感器TA1的非同名端通过电阻R4连接接地的电容C4,以及二极管VD3的负极和二极管VD4的正极,形成连接所述电能计量芯片U1的V1N接口的V1N信号端,所述二极管VD1的负极、所述二极管VD2的正极、所述二极管VD3的正极和所述二极管VD4的负极均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车载移动充电装置的电能计量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能计量芯片U1设有RESET接口、DVDD接口、AVDD接口,ESET接口、DVDD接口、AVDD接口同时接+5V电源端并通过相互并联的极性电容C2和电容C1数字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车载移动充电装置的电能计量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能计量芯片U1设有AGND接口、REFin/out接口和DGND接口,AGND接口模拟接地,DGND接口数字接地,REFin/out接口,通过互并联的极性电容C8和电容C7同时数字接地和模拟接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车载移动充电装置的电能计量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能计量芯片U1设有连接车载移动充电装置中主处理器的DIN接口和DOUT接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车载移动充电装置的电能计量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能计量芯片U1设有CLKOUT接口和CLKIN接口,CLKOUT接口和CLKIN接口之间设有计量时钟电路,所述计量时钟电路包括连接在CLKOUT接口和CLKIN接口之间的晶振Y1,以及连接在CLKOUT接口和数字地之间电容C5以及连接在CLKIN接口和数字地之间的电容C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上海服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上海服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1602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