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围堰浮运定位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16301.4 | 申请日: | 2017-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5940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罗建勋;杨根明;罗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9/04 | 分类号: | E02D19/04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冯龙 |
地址: | 610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围堰 定位 方法 | ||
1.一种围堰浮运定位的方法,使用前、后两条定位船进行定位,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围堰下水前,提前在围堰上带上四根前拉缆、四根后拉缆,在围堰沿水流方向的左右两侧各带上N/2根边锚锚绳,其中N为4的倍数,且N≥16;
(b)提前就位三台拖轮:编号拖轮一、拖轮二、拖轮三;围堰在墩位上游下水,待围堰下水稳定后,将拖轮一、拖轮二分别编绑于围堰沿水流方向的左右两侧,拖轮三正顶于围堰的上游方向,三台拖轮同速顺流浮运围堰;
(c)前定位船提前完成就位,三台拖轮浮运围堰至距离前定位船下游150~200m处;
(d)将围堰上的四根前拉缆过至前定位船,使前拉缆的一端与前定位船上朝向围堰方向的滑车组系结、另一端固定在围堰上;收紧前拉缆,各拖轮解除与围堰的连接,拖轮退出;
(e)将围堰上N/4根边锚锚绳的一端过至前定位船与前定位船侧面的滑车组系结,另一端与锚连接并采用抛锚船水中抛设;收紧前定位船上的边锚锚绳;
(f)将围堰溜放到设计位置,围堰上N/2根边锚锚绳直接挂锚,由抛锚船沿水流方向的两侧抛设并收紧锚绳,其中围堰两侧每侧抛锚N/4个;
(g)后定位船靠近围堰,将围堰上的四根后拉缆过至后定位船,使后拉缆的一端与后定位船上朝向围堰方向的滑车组系结、另一端固定在围堰上;
(h)将围堰上剩余的N/4根边锚锚绳的一端过至后定位船与后定位船侧面的滑车组系结,另一端与锚连接并采用抛锚船水中抛设;
(i)后定位船移动至设计位置就位,收紧后拉缆,收紧后定位船上的边锚锚绳;
(j)按照设计对前定位船、后定位船上的前拉缆、后拉缆、边锚施加拉力;然后进行围堰精就位作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围堰浮运定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前定位船就位时,往上游方向抛设六个主锚;后定位船就位时,往下游方向抛设四个尾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围堰浮运定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e)中前定位船上的边锚锚绳分为两组,沿着水流方向分别抛设在前定位船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围堰浮运定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h)中后定位船上的边锚锚绳分为两组,沿着水流方向分别抛设在后定位船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围堰浮运定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前、后定位船就位过程中,前定位船以主锚中线作为中心线,后定位船以尾锚中线作为中心线;以中心线为一根轴线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设置位于船体上的两个点作为标记点,两个标记点均位于中心线上;在设计图纸上计算出两个标记点的设计坐标,并求出两个标记点的实际坐标;将实际坐标与设计坐标进行比较,得出船体的偏离和扭转情况,再通过收放前拉缆或后拉缆调整船体,使两个标记点分别位于设计位置5m以内,船体扭角小于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围堰浮运定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j)中围堰精就位作业,包括以围堰的中心点作为基点,以设计桥轴线作为X轴,以垂直于设计桥轴线且与桥轴线位于相同水平面上的直线为Y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X轴与围堰的交点分别为A、C,Y轴与围堰的交点分别为B、D,在实际围堰上按照设计标记出A、B、C、D四点,同时在岸上通过全站仪测出四点的实际空间坐标:A(XA、YA、ZA),B(XB、YB、ZB),C(XC、YC、ZC),D(XD、YD、ZD),将实际空间坐标与理论空间坐标进行对比,得出围堰的扭角与垂直度,以此为依据再通过前、后定位船分别收放前拉缆、后拉缆的方式调整围堰至满足设计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1630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