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断路器操作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17351.4 | 申请日: | 2017-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5350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辛克均;周燕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宏发开关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71/10 | 分类号: | H01H71/1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戚东升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跳扣 连杆机构 中连杆 壳体 锁扣 断路器操作机构 手柄 复位件 静触头 下连杆 转动 三连杆机构 锁扣配合 脱扣构件 自由脱扣 闭合 断路器 活动端 上连杆 枢接处 枢接轴 脱扣力 枢接 脱扣 下端 断开 邻近 驱动 平衡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断路器操作机构,包括壳体,壳体上设有手柄,手柄通过连杆机构带动动触头动作而与静触头断开或闭合,连杆机构包括上连杆、中连杆及下连杆组成的三连杆机构,脱扣构件包括跳扣及锁扣,其中的跳扣一端枢接在壳体上并能绕枢接处转动,跳扣邻近枢接轴形成连接部与中连杆相连,跳扣的活动端与锁扣配合,锁扣下端设有相作用的复位件,复位件驱动锁扣转动而与跳扣分离,跳扣与连杆机构形成的平衡失效,跳扣带动中连杆、下连杆及动触头动作并与静触头分离实现断路器自由脱扣保护。本发明具有结构合理、脱扣力小、脱扣可靠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一种断路器操作机构,按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划分属于小型断路器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小型断路器中采用的操作机构往往使用金属零件,制造过程复杂,加工成本高。现有断路器的手柄操作力通常会大,当脱扣保护时,现有技术的力矩转换倍数小,通常脱扣力较大,存在脱扣不可靠的风险。
中国文献CN200610049542公开了一种小型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的操作机构,但机构部件多,连接复杂,生产装配要求高。中国文献CN201210458985.3提供一种剩余电流断路器的操作机构,包括包括一转动设置的凸轮和第三连杆,在跳扣件与锁扣件分离时,凸轮驱动跳扣件进而自身旋转,并且带动第三连杆驱使第二连杆运动进而带动动触头运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断路器操作机构,通过脱扣构件与连杆机构配合作用,不需要借助外力的情况下实现自由脱扣,可适用于大电流超过60A的剩余电流断路器的保护。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断路器操作机构,包括:
壳体,壳体上设有手柄,手柄通过连杆机构带动动触头动作而与静触头断开或闭合;
连杆机构,包括上连杆、中连杆及下连杆组成的三连杆机构,其中的上连杆一端与手柄相连,上连杆的另一端与中连杆、下连杆同轴铰接,下连杆一端带动动触头动作,中连杆的一端与脱扣构件相连;
脱扣构件,包括跳扣及锁扣,其中的跳扣一端枢接在壳体上并能绕枢接处转动,跳扣邻近枢接轴形成连接部与中连杆相连,跳扣的活动端与锁扣配合,锁扣下端设有相作用的复位件,复位件驱动锁扣转动而与跳扣分离,跳扣与连杆机构形成的平衡失效,跳扣带动中连杆、下连杆及动触头动作并与静触头分离实现断路器自由脱扣保护。
进一步,所述跳扣与锁扣的配合处为锁合位,锁合位远离于手柄转轴中心从而延长脱扣长度。
进一步,所述锁扣一端安装在壳体的转轴上,锁扣的转轴端形成止挡部与跳扣配合或锁合,锁扣与转轴的结合处设有复位弹簧以使锁扣转动后归位。
进一步,所述锁扣与跳扣的配合处形成第一作用点,跳扣与中连杆连接处形成第二作用点,中连杆与下连杆连接处形成第三作用点,下连杆与动触头支撑件的连接处形成第四作用点,所述第一作用点、第二作用点、第三作用点、第四作用点位于同一平面内以实现最佳的力传递效果。
进一步,所述的下连杆为H型连杆,下连杆的一端缺口与动触头支撑件铰接,下连杆另一端缺口与中连杆通过连轴铰接,下连杆缺口外通过连轴还与上连杆铰接。
进一步,所述跳扣及中连杆为弯杆结构。
进一步,所述壳体包括左侧板和右侧板,手柄、连杆机构及脱扣构件设置于左、右侧板之间,脱扣构件的锁扣与穿设左侧板的复位件联动。
本发明通过复位件带动锁扣使其与跳扣解锁分离,从而使跳扣与连杆机构之间的平衡失效,连杆机构带动动触头动作从而实现与静触头分离达到脱扣保护的效果。本发明的操作机构可以实现大电流值的剩余电流断开,断开额定电流可达100A以上,本发明具有省力的设计,从而使手柄操作力小,独特跳扣驱动方式的设计使操作的脱扣力小,动作可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宏发开关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宏发开关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173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电池散热的纯电动汽车空调系统
- 下一篇:一种新型高温地源热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