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锤钻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18002.4 | 申请日: | 2017-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503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古泽正规;森启多;多田祥朗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牧田 |
主分类号: | B25F3/00 | 分类号: | B25F3/00;B25F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正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17 | 代理人: | 韩登营;高伟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锤钻 | ||
1.一种锤钻,具有:
壳体,其收容电机;
工具保持架,其能够保持顶端工具,被设置于所述壳体,能够在前进位置与后退位置之间前后移动,且被施力而向前方突出;
冲击部件,其设置于所述工具支架内,能够前后移动;
中间轴,其在所述壳体内与所述工具保持架平行设置,所述电机的旋转传递给该中间轴;
齿轮,其设置于所述中间轴,将所述中间轴的旋转传递给所述工具保持架;和
转换部件,其设置于所述中间轴,将所述中间轴的旋转转换成所述冲击部件的往复移动,
其特征在于,
所述齿轮设置为:能够在第1状态和第2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在第1状态下,所述中间轴的旋转传递给所述齿轮,在第2状态下,所述中间轴的旋转不传递给所述齿轮,并且,
设有模式切换部件,该模式切换部件能够从所述壳体的外部对所述齿轮的状态进行切换操作,
通过由所述模式切换部件对所述齿轮的状态的切换,至少能够选择锤钻模式和锤模式这两个动作模式,在锤钻模式下,所述齿轮与所述中间轴一体旋转,使所述工具保持架产生旋转,且使所述冲击部件产生往复移动,在锤模式下,所述齿轮与所述中间轴的一体旋转被切断,仅产生所述冲击部件的往复移动,
通过使所述齿轮在卡合位置和非卡合位置之间滑动,能够切换所述第1状态和所述第2状态,其中,在卡合位置,所述齿轮与所述中间轴卡合而与所述中间轴一体旋转,在非卡合位置,所述齿轮与所述中间轴的卡合被解除,
所述模式切换部件从所述壳体的外部对所述齿轮的滑动位置进行切换操作,
还具有离合器,所述离合器设置于所述中间轴,能够与所述中间轴一体旋转,且能够向轴向滑动,并且,所述离合器与所述工具保持架的前后移动联动而前后移动,由此与所述转换部件卡合与分离,
所述模式切换部件能够将所述离合器的滑动位置在啮合位置和非啮合位置之间进行切换,其中,在啮合位置,所述离合器与所述转换部件啮合而与所述转换部件一体旋转,在非啮合位置,所述离合器与所述转换部件的啮合被解除,
通过将所述齿轮切换至所述卡合位置并且将所述离合器切换至非啮合位置,从而能够进一步选择钻模式,在钻模式下,所述齿轮与所述中间轴一体旋转,使所述工具保持架仅产生旋转,
在所述锤钻模式和所述锤模式下,所述工具保持架位于所述后退位置,在所述钻模式下,所述工具保持架位于所述前进位置,
在所述壳体内设有:引导轴,其被支承为与所述中间轴平行;滑动部件,其被所述引导轴贯穿,卡止于所述齿轮,能够沿着所述引导轴前后移动;和施力机构,其外装在所述引导轴上,对所述滑动部件向所述齿轮的所述卡合位置施力,
随着所述模式切换部件的切换操作,所述滑动部件向与所述施力机构的施力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由此使所述齿轮向所述非卡合位置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锤钻,其特征在于,
设有旋转限制机构,该旋转限制机构在所述齿轮处于所述非卡合位置时限制所述齿轮的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锤钻,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限制机构具有:支承销,其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与所述中间轴平行地竖立设置;锁定部件,其被所述支承销贯穿支承,与位于所述非卡合位置的所述齿轮啮合;和螺旋弹簧,其对所述锁定部件向与所述齿轮啮合的位置施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锤钻,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动部件配置于所述中间轴的侧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锤钻,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壳体内设有内壳,该内壳支承所述中间轴的后端,所述滑动部件的后退由于同设置于所述内壳的止挡部抵接而受到限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锤钻,其特征在于,
所述模式切换部件具有2个偏心销,且是进行旋转操作的部件,随着该旋转操作,其中一个所述偏心销使所述滑动部件向与所述施力机构的施力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牧田,未经株式会社牧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1800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三角及内六角复合起子
- 下一篇:散装工件的拾取系统以及拾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