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异构融合网络的流量管理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18127.7 | 申请日: | 2017-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718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崔琪楣;谷宇;江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24/08 | 分类号: | H04W24/08;H04W24/10;H04W72/04;H04W72/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汤财宝 |
地址: | 10087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融合 网络 流量 管理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异构融合网络的流量管理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A1,当用户终端接入WiFi AP时,获取当前网络状态信息并生成测量报告;A2,基于所述测量报告及各WiFi AP的信息,计算各WiFi的子载波资源剩余量,获取所述用户终端可用的所有WiFi AP;A3,基于所述可用的所有WiFi AP及QoS需求,将核心网发送来的待传输数据包分配给LTE网络和WiFi网络进行传输;A4,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RCC连接建立信号并建立连接,通过所述LTE网络和WiFi网络将待传输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本发明充分利用授权频段和未授权频段来满足用户QoS需求,实现了授权频段和未授权频段的统一管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异构融合网络的流量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指数型增长的数据流量和多样化的用户需求给LTE网络带来了挑战,尤其是热点地区。为提高系统容量,一般会在热点地区部署Small Cell(低功率节点)和WiFi系统,逐渐形成一种新的异构网络,并具有各自不同的特性,工作在授权和未授权两种不同的频段。
一方面,WiFi系统具有部署成本低、峰值速率高的优势,但覆盖范围有限且仅适用于低速移动的用户。随着WiFi的密集部署,大量冲突的发生也将影响用户性能。WiFi系统不支持无缝切换,不能保证切换过程中通信连接性;另一方面,3GPP蜂窝系统具有覆盖广、频谱效率高等特点。但随着Small Cell的大量增加,其频谱资源稀少、干扰严重的缺点也很快被意识到。所以我们需要使用LWA(LTE-WLAN Aggregation)技术,通过LTE和WiFi之间联合的接入控制、资源分配和动态流量控制等机制,提高系统整体容量,实现流量卸载和用户移动性的提高。
在一个LWA系统中,LTE系统使用授权频段,WiFi系统使用未授权频段,则如何实现LWA统一管理授权频段和未授权频段,保证用户得QoS需求是当前面临一个新挑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基于异构融合网络的流量管理方法及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基于异构融合网络的流量管理方法,包括:
A1,当用户终端接入WiFi AP时,获取当前网络状态信息并生成测量报告;
A2,基于所述测量报告及各WiFi AP的信息,计算各WiFi的子载波资源剩余量,获取所述用户终端可用的所有WiFi AP;
A3,基于所述可用的所有WiFi AP及异构融合网络QoS需求,将核心网发送来的待传输数据包分配给所述异构融合网络中的LTE网络和WiFi网络进行传输;
A4,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RCC连接建立信号并建立与所述用户终端的连接,通过所述LTE网络和WiFi网络将待传输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基于异构融合网络的流量管理方法,包括:
B1,基于异构融合网络的网络状态,获取用户终端的业务数据占所述异构融合网络中的LTE网络和WiFi网络的第一分流比例,并将所述第一分流比例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
B2,接收所述用户终端按照所述第一分流比例发送的业务数据,并监测QoS参数及WiFi信号质量;
B3,当所述QoS参数或所述WiFi信号质量发生劣化时,指定所述用户终端的业务数据的第二分流比例,并通知所述用户终端;接收所述用户终端按所述第二分流比例发送的业务数据;或者
当所述QoS参数或所述WiFi信号质量未发生劣化时,利用IP包复用技术将所述用户终端按照第一分流比例或第二分流比例发送来的业务数据汇聚后发送至核心网。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基于异构融合网络的流量管理系统,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邮电大学,未经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181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