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丙硫唑与氰烯菌酯复配的用于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杀菌剂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19431.3 | 申请日: | 2017-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188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道元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47/18 | 分类号: | A01N47/18;A01N37/44;A01P3/0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52106 | 代理人: | 刘安宁 |
地址: | 550016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丙硫唑 氰烯菌酯复配 用于 防治 小麦 赤霉病 杀菌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与杀菌剂有关,具体而言,属于含有机化合物的杀菌剂,进一步来说,属于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杀菌剂。
技术背景
小麦赤霉病学名禾谷镰孢(FusaHumgraminearum Sehw),别名麦穗枯、烂麦头、红麦头,是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小麦赤霉病在全世界普遍发生,主要分布于潮湿和半潮湿区域,尤其气候湿润多雨的温带地区受害严重。从幼苗到抽穗都可受害,主要引起苗枯、茎基腐、秆腐和穗腐,其中为害最严重的是穗腐。小麦赤霉病由多种镰刀菌引起,这些病菌合称为小麦赤霉病菌[Gibbrelia zeae(Schw.)Petch]。
丙硫咪唑即丙硫苯咪唑(Albendazole),是一种高效、安全、广谱性咪唑类杀菌剂,对多种植物病害有显著的防效,并有一定的增产作用,对防治小麦赤霉病效果有一定效果;氰烯菌酯(phenamacril),化学名称为2-氰基-3-氨基-3-苯基丙烯酸乙酯,属2-氰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原药外观为白色固体粉末;可以有效防治西红柿、黄瓜等作物的茎基腐、根腐和髓部坏死等病害,其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还需要验证。
近年来,防治小麦赤霉病的问题受到人们的重视,开发了一些相关的杀菌剂,例如中国专利申请件200810022910.4号《一种植物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的配制方法》、201010202322.6号《一种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杀菌剂》和201110332967.6号《一种用于抗小麦赤霉病的壳寡糖组合物及其用途和方法》等。目前尚无用丙硫唑与氰烯菌酯复配防治小麦赤霉病菌的杀菌剂的申请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用丙硫唑与氰烯菌酯复配的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杀菌剂,它对小麦赤霉病菌具备毒杀能力,能够应用于广大农村防治小麦赤霉病,使占农产品重要地位的小麦增产增收,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服务。
发明人对有可能杀灭小麦赤霉病菌活性的农药进行筛选,并对混配药剂的原料药质量配比进行反复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对比,找到一种复合杀菌剂,对小麦赤霉病菌具备较强的毒杀能力。
发明人提供的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复合杀菌剂是以丙硫唑和氰烯菌酯为基料,按照丙硫咪唑和氰烯菌酯的质量配比1∶5~1∶15配制而成的复合杀菌剂。
经过进一步优选,丙硫咪唑和氰烯菌酯的最佳质量配比为1∶10。
上述丙硫咪唑为质量分数97%的原药,上述氰烯菌酯为质量分数95%的原药。
上述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复合杀菌剂的筛选试验如下:
1试验目的
以小麦赤霉病菌为靶标,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丙硫咪唑·氰烯菌酯复配的最佳比例。
2试验条件
2.1供试靶标
小麦赤霉病菌[Gibbrella zeae(Schw.)Petch],从浙江采集、分离鉴定;4℃冰箱保存。
2.2培养条件
于鉴定前在PDA培养基平板上转接1次后,于25℃下培养。
2,3供试药剂
97%丙硫咪唑原药由贵州道元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95%氰烯菌酯原药由江苏南方农药研究中心提供。
3试验剂量设计
3.1试验设计:
3.1.1单剂毒力测定
3.1.2广泛筛选:根据单剂的EC50值,设计了13个配比,每个配比2个剂量,配比及剂量设计如表1。
表1广泛筛选试验剂量设计
3.1.3毒力基线筛选:
根据广泛筛选的结果,设计丙硫咪唑与氰烯菌酯的复配配比,共1∶5、1∶7.5、1∶10、1∶12.5、1∶15等5组配比。
试验剂量设计见表2
表2试验剂量设计
3.2含药培养基制备
处理药剂用丙酮溶解,配制成母液。将测试药剂及对照药剂按照一定的浓度梯度,分别加入经灭菌并冷却至45℃左右的培养基中混匀,倒入平皿,制成含药平板。
3.3毒力测定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在含药平板中央接一菌碟,菌丝朝下。25°C培养至空白对照菌落布满培养皿2/3以上时,测量各处理的菌落直径。每个菌落按十字交叉法测量2次,以其平均数代表菌落的大小。计算药剂对菌体生长率的抑制。
3.4评价方法
3.4.1增效效果(Me-Mt)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道元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贵州道元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194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