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1MW高频感应电源功率的远程调节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19521.2 | 申请日: | 2017-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9229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郑鲁平;陈连忠;林国胜;陈海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5F1/66 | 分类号: | G05F1/66;G05B19/05;H02M7/02;G01N25/02;G01N25/00;G01M9/04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任林冲 |
地址: | 10007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mw 高频 感应 电源 功率 远程 调节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1MW高频感应电源功率的远程调节装置及方法,包括PLC数据运算控制器、PLC数据采集模块、PLC输出控制模块、电压转光纤模块、光纤转电压模块、电压转换模块、高频感应电源控制电路和栅极电压电流测量模块。本发明将感应电源对应的工作电压、电流与电源功率值比较,PLC数据运算控制器根据差值重新调整直流电压信号输出,能够快速有效的对高频感应电源的运行功率进行实时调节和控制,减少因为实验人员在手动操作过程中,通过肉眼观察电流电压变化产生的判断延时所导致的控制滞后,保证了试验过程中加热器工作状态的稳定和加热功率的准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1MW高频感应电源功率的远程调节装置及方法,属于气动热地面模拟试验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高频感应加热风洞使用的是高频感应加热器,它是利用高频感应-耦合的方式将能量传输给工作气体,不用电极,不存在电极烧损问题,因此高频感应加热风洞是当前唯一能够提供高化学纯净、无污染、高温、高速气流环境的地面模拟设备。
高频感应加热器,它的特点是:电弧功率可以很大(达到50MW量级,或者更大),喷管尺度也较大,因此比较适宜做大部件防热材料的烧蚀试验和热结构试验,但由于电弧加热器使用的是水冷铜电极,铜电极在放电过程中产生烧损是不可避免的,从而污染了高温流场,所以铜电极污染是电弧加热风洞的固有弊端,当防热层表面温度不太高时,就会由于铜或铜化合物蒸汽冷凝于防热层表面而影响到试件表面的催化活性、材料辐射系数以及其他与传热-传质等有关的材料物理性能,气流污染导致了试件防热能力的试验结果偏离正确数值,由此所产生的实验偏差降低了实验的可靠性。
高频感应电源,又称高频发生器,是高频感应加热风洞的核心设备之一,属于特种技术设备,是高频感应加热器核心单元。
目前对于高频感应电源功率的调节还使用传统的手动旋钮电位计调节方式,该方式的缺点在于控制精度不高,响应速度慢,操作人员靠近试验现场,高频感应电源工作中所产生的电磁辐射会对人体造成比较大的人身伤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问题: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1MW高频感应电源功率的远程调节装置及方法,实现对高频感应电源的运行功率进行实时调节和控制。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
一种1MW高频感应电源功率的远程调节装置,包括PLC数据运算控制器、PLC数据采集模块、PLC输出控制模块、电压转光纤模块、光纤转电压模块、电压转换模块、高频感应电源控制电路和栅极电压电流测量模块;
上位机将电源功率值赋给PLC数据运算控制器,PLC数据运算控制器将电源功率值转换为直流电压信号,将直流电压信号传递给PLC输出控制模块,PLC输出控制模块将直流电压信号输出给电压转光纤模块,电压转光纤模块将电压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光信号经远距离传输至光纤转电压模块,光纤转电压模块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为原电压信号,将原电压信号传输给电压转换模块,电压转换模块将原电压控制信号转换为高频感应电源控制电路所使用的0~-12V直流电压控制信号,将0~-12V直流电压控制信号传输给高频感应电源控制电路,作为高频感应电源控制电路的放大信号,调节1MW高频感应电源输入端电压、电流至对应的工作电压、电流,进而控制高频感应电源功率的升降;
栅极电压电流测量模块实时对高频感应电源对应的工作电压、电流进行测量,并将电压、电流测量值反馈给PLC数据采集模块,PLC数据采集模块将电压、电流测量值传输给PLC数据运算控制器,PLC数据运算控制器将电压、电流测量值与电源功率值比较,如果误差高于0.1%,则PLC数据运算控制器根据差值重新调整直流电压信号输出,直至将电源输出功率误差控制在0.1%以内。
高频感应电源控制电路包括主振荡线圈、振荡回路和栅极反馈线圈,振荡回路将0~-12V直流电压控制信号通过主振荡线圈逐级放大至1MW高频感应电源对应的工作电压、电流,并通过栅极反馈线圈反馈至栅极电压电流测量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195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