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母畜生殖能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19666.2 | 申请日: | 2017-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969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张洪涛;王双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洪涛 |
主分类号: | A61K38/17 | 分类号: | A61K38/17;A61P15/08;A61P15/00;A61K36/537;A61K35/742 |
代理公司: | 郑州先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7 | 代理人: | 黄伟 |
地址: | 136699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母畜 生殖 能力 中药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兽药制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母畜生殖能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中药组合物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天蚕素抗菌肽5~10份、淫羊藿10~20份、益母草15~20份、红花8~15份、丹参8~15份、羊红膳15~20份、双花5~15份、枯草芽孢杆菌2~5份。天蚕素抗菌肽具有广谱的抗菌性能,是一种天然的抗生素,与枯草芽孢杆菌作用,修复子宫内膜损伤,平衡子宫内膜微生物菌群;天蚕素抗菌肽、枯草芽孢杆菌与中药成分协同增效,促进机体吸收中药成分,促进中药成分发挥药物功效,提升中药组合物对母畜子宫内膜炎、卵巢静止和持久黄体性不孕症、胎衣不下等不孕症的治疗效果,提升母畜的受胎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兽药制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母畜生殖能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猪肉、牛肉、羊肉等肉制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必须通过增加母畜的数量来增加肉制品的供应,按照目前所饲养的母畜来推测,现在牲畜的供应量大于需求量,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近几年,肉制品经常出现供不应求的现状,猪肉、牛肉,羊肉等肉制品的价格居高不下。这里除了疫病原因和营养原因外,与本身母畜的生产能力下降密切相关。母畜的生产能力低下,主要表现为发情率低、配种率低,产仔数少,造成养殖效率下降。调查结果表明,由于子宫内膜炎导致的不孕症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卵巢静止和持久黄体。
卵巢静止性不孕症时导致繁育母牛发情周期异常,繁殖性低下,引起母牛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包括母牛卵巢静止,持久黄体、卵巢静止、卵巢囊肿、卵泡交替发育、排卵延迟等多种疾病。由于此类疾病发病率高,影响养牛业比较严重而受到了国内外都很关注。N.Hollis对3172头奶牛发病情况定期统计,发现在产后150天内仅卵巢囊肿牛就有210头,发病率为6.26%;Ahmadljaz等报道,奶牛卵巢囊肿概率为6-19%;东北农业大学对6158头奶牛调查,患卵巢疾病奶牛325头,发病率为5.29%,其中卵巢机能不全124头,占卵巢疾病的38.15%,持久黄体45头,占13.85%,卵巢囊肿123头,占37.85%,卵泡交替发育25头,占7.69%,排卵延迟8头,占2.46%;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对黑龙江、天津、江苏、湖南、甘肃、四川、河北等省、市的83个奶牛场的21596头成年母牛就进行了调查,因卵巢疾病引起的不孕牛1830头,占8.45%,其中持久黄体555头,占卵巢疾病的30.32%,卵巢静止443头,占24.20%,卵巢囊肿379头,占21.69%,卵巢萎缩184头,占10.05%,排卵延迟64头,占3.50%,卵巢、输卵管炎70头,占3.82%,卵巢及输卵管其它疾病(卵巢肿瘤、输卵管硬结、黏连等)135头,占7.38%。由次可见,卵巢疾病性不孕症是奶牛常见病和多发病。
目前国内对母畜不孕症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研究的治疗药物大多数为化学药物,并且价格相对较高,对于子宫内膜炎的治疗西兽医主要应用抗生素和防腐消毒类药物就进行子宫冲洗和灌注,这种方法虽然有效,但需要反复使用,且频繁使用抗生素会导致某些细菌产生抗药性,使得治疗效果越来越差和用药量不断增大,长期使用抗生素会增加畜产品中的残留量,带来食品安全问题。另外对于卵巢静止和持久黄体的治疗西兽医主要采用激素疗法,但很难打动预期效果,也易造成畜产品中的激素残留,危害人类健康。
目前临床上应用激素类药物治疗卵巢疾病性不孕症存在以下副作用:临床上多根据直肠检查来判断母牛卵巢活动情况,由于技术操作者的临床经验不同,易引起主观误判,选择治疗药物激素不当。这样极易引起机体生殖激素调节紊乱,使母畜不易受孕;养殖户为提高经济效益,大量、多次应用激素治疗,极易对母畜机体造成伤害,而且大量、多次应用激素治疗,极易造成肉、奶中激素残留,威胁人类健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洪涛,未经张洪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196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