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卧式离心机管模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20160.3 | 申请日: | 2017-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3504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马平原;魏鑫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3/10 | 分类号: | B22D13/10;B22D13/0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众志华清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3 | 代理人: | 张明月 |
地址: | 0563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卧式 离心机 冷却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却装置,尤其是一种卧式离心机管模冷却装置,属于卧式离心机辅助装备技术领域。所述冷却装置包括沿离心机轴向设置的位于管模两侧的两个喷淋架以及安装在喷淋架上的喷淋器;调节竖直位置的高度调节臂一端与离心机护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喷淋架固定连接;调节径向位置的左右调节臂一端与离心机护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喷淋架固定连接;喷淋器通过进水管与进水总阀门连通,进水管上设置水温式流量调节阀;还包括冷却装置控制系统。本发明能够分别对管模的两端和中间部分进行冷却,满足浇注不同厚度的钢管时对冷却强度的不同要求,同时能够实现对冷却过程的精确控制,使管模两端和中间部分的冷却速度保持一致,保证铸件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却装置,尤其是一种卧式离心机管模冷却装置,属于卧式离心机辅助装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采用离心浇铸技术浇铸厚壁钢管过程中,钢水浇注进管模以后,需在管模外壁喷水进行冷却。由于所浇注的钢管规格多样,大小和壁厚变化很大,不同的壁厚对冷却强度要求是不一样的。现有工艺是用在离心机两侧对称的一组喷淋器整体的连接在一个进水管上,不管浇注什么规格的管坯都是固定的水量,浇注薄壁管的时候往往由于冷却水量过导致冷却时间过短,从而产生很多质量缺陷,同时在一样的冷却强度下,管模两端降温比中间部分快,造成了两端缺陷多于中间部分。现有的冷却装置中的喷淋器的位置是固定的,在浇铸不同直径大小的钢管时,管模的大小会有很大的变化,因此喷淋器不能最大限度地对管模进行近距离的喷水冷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管模两端和中间的冷却速度能分别控制、能够适应不同直径大小的管模的冷却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卧式离心机管模冷却装置,包括沿离心机轴向设置的位于管模两侧的两个喷淋架以及安装在喷淋架上的喷淋器;调节竖直位置的高度调节臂一端与离心机护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喷淋架固定连接;调节径向位置的左右调节臂一端与离心机护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喷淋架固定连接;喷淋器通过进水管与进水总阀门连通,进水管上设置水温式流量调节阀;还包括冷却装置控制系统。
进一步的,每个喷淋架由2个高度调节臂调节竖直位置,每个喷淋架由2个左右调节臂调节径向位置。
进一步的,每个喷淋架上的喷淋器的个数为三个。
进一步的,喷淋器为两头封闭的不锈钢管,在不锈钢管的一侧并排安装有若干均匀排列的喷嘴,在相对的另一侧设置与进水管连通的进水口。
进一步的,冷却装置控制系统控制水温式流量调节阀的开闭,还包括与冷却装置控制系统通信相连与管模外壁相接触的测温头,喷淋器、水温式流量调节阀、测温头三者的个数相一致。
进一步的,管模的正下方设置冷却水回收盘,进水管与冷却水回收盘之间通过回水管连通。
进一步的,高度调节臂为液压杆,左右调节臂为液压杆。
进一步的,作为高度调节臂的液压杆和作为左右调节臂的液压杆的伸缩量由冷却装置控制系统调节。
进一步的,三个喷淋器在喷淋架上一字排列,位于两端的喷淋器的长度一致,位于中间的喷淋器的长度为位于两端的喷淋器的长度的4~8倍。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取得的技术效果有:
本发明中设置了三个喷淋器分别对管模的两端和中间部分进行冷却,能够满足浇注不同厚度的离心钢管时对冷却强度的不同要求,同时能够使管模的两端和中间部分的实际冷却速度保持一致,保证铸件冷却均匀。
本发明中通过设置高度调节臂和左右调节臂能够对不同直径大小的管模进行近距离的喷水冷却,保证冷却的效果。
本发明设置了冷却水回收盘,能够对冷却水进行重复利用,减少了资源的浪费,降低了生产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201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二氧化钛纳米粉的合成方法
- 下一篇:锐钛矿型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