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移动式可升降四体船型水下测量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20296.4 | 申请日: | 2017-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8478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刘金勇;刘栋;王盟;秦亚军;闫鹏;戚战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0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H3/00 | 分类号: | G01H3/00;B63B35/00;B63B21/50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郭德忠;仇蕾安 |
地址: | 443003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式 升降 四体 船型 水下 测量 平台 | ||
1.一种移动式可升降四体船型水下测量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浮筒组件(1)、上层框架(2)、水听器安装支架(3)、水下绞车(4)、变压舱(5)、控制舱(6)、姿态航向压力传感器(7)及锚泊组件(8);
所述上层框架(2)包括:H型框架、矩形框架及两个人行纵道(21);令H型框架两端较短的梁为H型框架的横梁(20),中间较长的梁为H型框架的纵梁(22),两个H型框架的横梁(20)上均设有人行横道;所述矩形框架对称嵌装在H型框架的纵梁(22)上,且沿H型框架的纵梁(22)对称,两个人行纵道(21)分别位于H型框架的纵梁(22)的两侧,并与所述H型框架的纵梁(22)平行,人行纵道(2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H型框架的横梁(20)连接,并与所述人行横道对接,人行纵道(21)的中部与矩形框架连接;
所述浮筒组件(1)用于给上层框架(2)提供浮力支撑,包括:浮力调节浮筒(13)和分别与浮力调节浮筒(13)两端同轴对接的承压浮筒(9);其中,一个承压浮筒(9)上设有用于将该测量平台固定岸边时的系缆桩(10)、用于安装所述H型框架的横梁安装底座(11)及水下绞车安装底座(12),另一个承压浮筒(9)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矩形框架的另一个横梁安装底座;所述浮力调节浮筒(13)内部安装有潜水泵(15),潜水泵(15)通过穿出浮力调节浮筒(13)的排水管(16)与外界连通,且排水管(16)上设有单向阀(17),浮力调节浮筒(13)上设有与其内部相通的进水管(14)和气管(19),所述进水管(14)上设有用于调节浮力调节浮筒(13)进水的电磁阀(18),所述气管(19)上也设有用于调节浮力调节浮筒(13)进、排气的电磁阀;
整体连接关系如下:所述上层框架(2)水平放置,四个浮筒组件(1)分别对称安装在上层框架(2)底面的四个角处,且位于上层框架(2)同侧的两个浮筒组件(1)在同一直线上,位于上层框架(2)不同侧的两个浮筒组件(1)互相平行,其中,每个浮筒组件(1)通过其两个横梁安装底座(11)分别与上层框架(2)的H型框架和矩形框架的横梁连接;四个水下绞车(4)分别连接在浮筒组件(1)的水下绞车安装底座(12)上,并分别与四个锚泊组件(8)连接,通过控制水下绞车(4)的收、放缆后,锚泊组件(8)固定所述测量平台,来调节该测量平台的工作深度,实现测量平台的升降;所述变压舱(5)和控制舱(6)分别连接在一个浮筒组件(1)的浮力调节浮筒(13)上;所述变压舱(5)用于实现该测量平台电压的变压;所述控制舱(6)用于控制该测量平台内的潜水泵(15)、单向阀(17)、电磁阀(18)及水下绞车(4)的工作;
所述水听器安装支架(3)安装在上层框架(2)的顶面,用于安装外部的水听器;姿态航向压力传感器(7)安装在上层框架(2)的H型框架的横梁(20)的底面,用于检测该测量平台在水下所受的压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可升降四体船型水下测量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听器安装支架(3)包括:横杆(26)、安装条(27)、安装卡带(28)、水听器安装底座(29)、U形卡箍(30)及喉箍(31);所述安装条(27)上加工有沿其长度方向的凹槽用于安装水听器;
两个以上横杆(26)均匀分布在上层框架(2)的顶面,并通过U形卡箍(30)固定在上层框架(2)的人形纵道(21)上;每相邻的两根横杆(26)之间均匀分布有水听器安装底座(29),水听器安装底座(29)的两端分别通过安装卡带(28)与横杆(26)固定连接,均匀分布的横杆(26)和均匀分布的水听器安装底座(29)组成矩形网格状结构;安装条(27)分别安装在水听器安装底座(29)上,且每个安装条(27)上分别安装有两个喉箍(31),用于将位于安装条(27)凹槽内的水听器固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可升降四体船型水下测量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泊组件(8)包括:钢缆(32)、转环(33)、声学释放器(35)、锚链(36)、重力锚(37)及抓力锚(38);
钢缆(32)的一端与浮筒组件(1)的系缆桩(10)连接,另一端安装的转环(33)通过卸扣与声学释放器(35)的一端连接,声学释放器(35)的另一端通过锚链(36)与抓力锚(38)连接,且锚链(36)上通过卸扣安装有重力锚(37);其中,锚链(36)的两端分别通过卸扣与声学释放器(35)和抓力锚(38)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0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0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2029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涂布机构
- 下一篇:一种AOTF成像光谱仪光谱定标的温度修正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