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卫生间管道集成防水底盘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120452.7 申请日: 2017-03-02
公开(公告)号: CN106836516B 公开(公告)日: 2019-10-25
发明(设计)人: 李希成;赵锂;王凤蕊;钱江锋;贾晓艳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明锐诚升节水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E04B1/66 分类号: E04B1/66
代理公司: 北京律恒立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16 代理人: 顾珊;庞立岩
地址: 100835 北京市海淀区***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卫生间 管道 集成 防水 底盘
【说明书】:

发明提供一种卫生间管道集成防水底盘,所述防水底盘包括防水底板,以及沿所述防水底板边缘向上形成的挡边;所述防水底板在排水立管穿越部位向下形成与所述防水底板一体成型的密封空腔,所述密封空腔底部设有排水短管;所述密封空腔顶部低于所述防水底板,并且在所述密封空腔顶部设置伸入到所述密封空腔内与所述排水短管位置对应的立管短节;在所述密封空腔顶部设置用于连通排水管的排水插管,和/或在所述立管短节上设置用于连通排水管的三通接头。本发明能有效降低建筑有效层高,能够有效将管道漏水、地面渗水及时外排至排水立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卫生间管道集成防水底盘。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卫生间给排水系统安装中,管道安装需要在现场进行拼接,存在以下问题:(1)安装施工速度慢,不符合住宅产业化、工业化建造方式要求;(2)安装质量无法保证,后期渗漏隐患大;(3)管道一旦渗水,需要打开吊顶或者揭掉地砖、墙砖找漏点,做防水;维修施工周期长,成本高,危害大;(4)渗水是给住户先造成严重危害,然后维修施工是二次伤害;(5)排水管道渗漏会造成室内环境污染,给水管道泄露会造成自来水浪费。

在目前卫生间防水施工装修中,依据国家建筑设计规范要求,有水房间结构楼板上方必须做防水层,因此,卫生间无论采用装配式整体卫生间、或整体卫浴间,卫生间结构楼板上方、整体卫浴间(卫生间)底板下方,均需做防水层。无论国家标准设计图集、还是现场施工做法,防水层均在施工现场铺设或涂刷防水层。做法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的防水层施工做法,具体工序为:结构楼板凿毛,清扫干净,洒水,做找平层,找坡层,然后涂刷防水涂料或铺设防水卷材,然后做水泥砂浆保护层,总厚度为22~35毫米厚;另一种做法是目前住宅产业化中装配式整体装修卫生间结构楼面防水做法,是成本施工要求均高的“自流平地面上涂刷防水涂料”,总厚度为3-5毫米。自流平地面施工工序为:(1)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或预制楼板上现浇叠合层,表面打磨或喷砂处理;(2)然后清扫干净;(3)刷水泥基自流平界面剂两道;(4)3-5毫米水泥基自流平一道;(5)涂刷1.2厚防水涂料(6)涂刷环氧树脂砂浆保护层,总厚度约6-8毫米。自流平地面做法减少了防水层厚度,但施工要求高,没有坡度,管道渗漏后,水无法及时排除。

目前管道穿越部位是防水的“难点”和“痛点”。不但施工繁琐,而且质量无法保证,存在先天缺陷。尤其是管道竖向穿越楼板的做法:(1)结构楼板留洞;(2)支吊模;(3)管道上安装防漏环(止水环);(4)细石混凝土灌缝填实;(5)防水层(卷材防水)、沿管壁上翻;(6)打建筑防水密封膏;(7)做水泥砂浆阻水圈。由于不同材料的线膨胀系数完全不同,钢筋混凝土与灌缝细石混凝提体量差别大,成分差别大,二者间结合处会成为两种材质的接触界面,该界面会随着时间推移,温度变化,逐渐形成贯通缝隙;虽然灌缝混凝土与管道及管道上安装的防漏环形成一体,但其与结构楼板原来预留洞口接触面的缝隙无法避免;其次,管道表面与防水层亦属两种完全不同的材质,管道与水泥砂浆阻水圈也是完全不同的材质;随着时间推移温度变化,管道与防水层、阻水圈之间的接触界面缝隙也无可避免;一旦管道与防水层、阻水圈之间接触界面缝隙形成,水便可以沿着管道外壁沿缝之下,然后从预留洞口接触界面缝隙,直接渗到楼板下方。

现有建筑同层安装要求楼面面层厚度大,一般为120-150毫米,浪费建筑有效层高,造成巨大浪费;管道漏水、地面渗水不能及时外排至排水立管,且因管道穿越楼板部位构造缺陷,最终会形成渗漏,危害下层住户,不能彻底解决“层间维修干扰”。

因此,为了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卫生间管道集成防水底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卫生间管道集成防水底盘,所述防水底盘包括防水底板,以及沿所述防水底板边缘向上形成的挡边;

所述防水底板在排水立管穿越部位向下形成与所述防水底板一体成型的密封空腔,所述密封空腔底部设有排水短管;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明锐诚升节水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明锐诚升节水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2045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