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从牛蒡根中制备高纯度绿原酸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20670.0 | 申请日: | 2017-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160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乔旭光;郑振佳;邱志常;李宁阳;赵瑞璇;李蒙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69/732 | 分类号: | C07C69/732;C07C67/28;C07C67/48;C07C67/56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曲志波 |
地址: | 271018 山东省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牛蒡 制备 纯度 绿原酸 方法 | ||
一种从牛蒡根中分离纯化绿原酸的方法,其特征是它包括如下步骤:(1)牛蒡根提取液的制备;取干燥的牛蒡根,粉碎,用碱水浸泡30min,采用超声或者微波进行提取,提取液调pH至11‑12之间;(2)净化富集;将(1)所得提取液上样阴离子交换柱,阴离子交换柱中的柱填料为弱碱性阴离子树脂,依次采用蒸馏水洗脱除去糖类等杂质,再用碱液洗脱,洗脱液用酸水调pH至2‑5,等体积乙酸乙酯萃取三次,合并乙酸乙酯相,减压浓缩干燥得牛蒡根提取物;(3)采用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纯化绿原酸本发明以碱水为提取溶剂极大提高了绿原酸的溶解度,无需有机溶剂萃取富集,分离过程不需要使用固定载体且无死吸附,工艺简单、快速高效,重复性好,所得目标化合物纯度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从食品中提取、富集和分离其有效成分的方法,特别涉及一种从牛蒡根中制备高纯度绿原酸的提取方法。
背景技术
牛蒡(
牛蒡根富含菊糖、有机酸和甾醇类等成分,其中绿原酸是有机酸类化合物的主成分,目前常作为牛蒡根中重要的指标性成分进行质量评价。绿原酸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肿瘤、降血压、降血脂、清除自由基和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等作用,现代科学对绿原酸生物活性的研究已深入到食品、保健、医药和日用化工等多个领域。
对现有技术的文献检索发现:
中国专利申请号200510000484.0公开了从牛蒡叶中提取绿原酸的工艺,该工艺需要氯仿脱脂,脱脂后的样品用酸水提取后需再次经过乙酸乙酯的萃取富集,然后两次通过AB-8树脂柱进行洗脱、浓缩和重结晶等方法获得绿原酸,前期富集和后期两步富集的操作步骤繁琐,能耗大且消耗大量有机化学试剂。
中国专利申请号CN03111946.8也公开了一种从牛蒡叶中提取绿原酸的工艺,使用的提取溶剂为酸性有机溶剂,得到的牛蒡叶粗提物过聚酰胺柱,用水及甲醇洗脱,洗脱液经浓缩、精制,得绿原酸纯品。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310726468.4的发明公开了一种细胞破壁低温提取杜仲绿原酸的方法,用pH 为9的碱水浸泡破坏叶片上的角质层,然后用7倍的pH为 2的纯水动态常温提取2 h,用酸水重复提取,然后经膜处理、反渗透和树脂洗脱等工艺制备杜仲绿原酸。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010542548.0的发明公开了一种从杜仲叶中分离纯化绿原酸的方法,将杜仲叶的微波物通过乙酸乙酯/正丁醇/水作为溶剂体系进行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纯化200min,制得高纯度绿原酸。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510316229.0的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纯化十大功劳叶中单体化合物的方法,利用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水作为溶剂体系,通过高速逆流色谱法纯化100min,可以从十大功劳木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相得到高纯度绿原酸18.32mg。
娄在祥学位论文《牛蒡功能性成分及其抗氧化、抗菌活性研究》(江南大学,2010:34-36)采用70%乙醇溶液为提取溶剂,提取物浓缩后经过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水分别萃取后得到四部分,其中乙酸乙酯组分经柱层析预处理后再通过高速逆流色谱正丁醇-乙酸-水(4︰1︰5)体系制备了纯度分别为98.3%的绿原酸。
陈德经等在《食品科学》(2008,29(11):298~299)“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纯化绿原酸研究”中发现利用正丁醇-冰乙酸-水(4︰1︰5,V/V)系统,经6h制备可以从金银花提取物中获得纯度98.1%的绿原酸40 m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农业大学,未经山东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206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