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交换器以及热电转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21193.X | 申请日: | 2017-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7007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全睿;刘光银;周未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01N5/02 | 分类号: | F01N5/02;F02G5/02;F28D21/00;F28F9/24;H02N11/00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俞琳娟 |
地址: | 430068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交换器 以及 热电 转换 装置 | ||
1.一种热交换器(10),与发动机的尾气出口相连,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1),具有:将所述尾气出口流出的尾气引入所述壳体(11)内的进气口(111),将换热后的所述尾气排出的排气口(112),和位于所述进气口(111)和排气口(112)之间的热交换腔体(113);和
位于所述热交换腔体(113)内,沿着从进气口(111)向着所述排气口(112)的方向依次设置的:两个第一引流板(12)、两个第二引流板(13)、第一阻流板(14)、第二阻流板(15)、扰流板组件(16)、两个第三引流板(17)以及两个第四引流板(18),
其中,将所述热交换腔体(113)分为前部(Z1)、中部(Z2)和后部(Z3),所述两个第一引流板(12)、所述两个第二引流板(13)、所述第一阻流板(14)以及所述第二阻流板(15)被设置在所述前部(Z1),所述扰流板组件(16)被设置在所述中部(Z2),所述两个第三引流板(17)和所述两个第四引流板(18)被设置在所述后部(Z3),所述前部(Z1)和所述后部(Z3)的两边角都为圆弧形,所述中部(Z2)为长方体形,
所述两个第一引流板(12)沿着所述方向看呈间距逐渐增大的倒八字形,
所述两个第二引流板(13)与所述两个第一引流板(12)间隔一定间距设置,并且沿着所述方向看也呈间距逐渐增大的倒八字形,所述第二引流板(13)比所述第一引流板(12)更长,
所述第一阻流板(14)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二引流板(13)之间,与所述进气口(111)相对向,并且具有多个通气孔,
所述第二阻流板(15)也与所述进气口(111)相对向,并且具有多个通气孔,长度比所述第一阻流板(14)更长,
所述扰流板组件(16)具有并排对称设置的两个扰流板组(161),每个所述扰流板组(161)包括多个相互平行设置的S型扰流板(1611),
所述两个第三引流板(17)沿着所述方向看呈间距逐渐减小的八字形,
所述两个第四引流板(18)与所述两个第三引流板(17)间隔一定间距设置,并且沿着所述方向看也呈间距逐渐减小的八字形,所述第四引流板(18)比所述第三引流板(17)更长,
所述S型绕流板的一个开口朝向所述第二阻流板(15)的侧部,另一个开口朝向所述排气口(112),
每个所述扰流板组(161)中,由外向内所述S型扰流板(1611)的高度逐渐增加,并且相邻两块所述S型扰流板(1611)之间的高度差为4.5%~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10),其特征在于:
其中,将所述前部(Z1)、所述中部(Z2)、所述后部(Z3)的横截面积依次记为S1、S2、S3,则S1:S2:S3=1:4~7: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10),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两个第一引流板(12)之间的夹角为120°,所述两个第二引流板(13)之间的夹角也为120°,所述两个第三引流板(17)之间的夹角为130°,所述两个第四引流板(18)之间的夹角为130°,
将所述第一引流板(12)和所述第二引流板(13)的长度分别记为L1、L2,L1:L2=2:3~5: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10),其特征在于:
其中,将两个所述第一引流板(12)的顶端之间的间距记为B1,两个所述第一引流板(12)的顶端之间的间距记为B2,B1:B2=3: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10),其特征在于:
其中,将所述第一引流板(12)、所述第二引流板(13)、所述第一阻流板(14)以及所述第二阻流板(15)到所述进气口(111)的最短距离分别记为D1、D2、D3、D4,D1:D2:D3:D4=5:8~12:15~19:2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10),其特征在于:
其中,每个所述S型扰流板(1611)包括三个横向板和两个竖向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工业大学,未经湖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2119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颗粒捕集器过滤体新型非对称孔道结构
- 下一篇:一种节能环保的燃气轮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