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PMU类噪声数据的在线负荷建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21346.0 | 申请日: | 2017-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8656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发明(设计)人: | 冯丽;汪震;史成钢;李尚远;张同尊;甘德强;陈涛;刘欣宇;古济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G06F17/5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万尾甜;韩介梅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pmu 噪声 数据 在线 负荷 建模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PMU实测类噪声信号的在线辨识负荷参数的方法。类噪声信号是由电力系统小扰动引起的响应信号,该信号时时存在并可以被PMU装置记录下来,从而为负荷的在线参数辨识提供数据源。为了使类噪声信号可以精确的辨识负荷参数,该方法对PMU记录的类噪声信号进行预处理,并提出将负荷的状态空间模型作为待辨识模型,并从参数可辨识度的角度对参数进行了优化。最后,该方法将负荷参数辨识问题转化为非线性最优化问题,采用基因算法对该问题求解。本发明已经应用于重庆电网,结果表明辨识算法耗时短,参数辨识结果准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线辨识负荷参数的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PMU类噪声数据的在线辨识负荷参数方法。
背景技术
负荷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荷模型的准确性对电网的稳定性分析影响很大。但是由于负荷具有复杂性,时变性等特点,负荷建模始终是电力系统的重大难题之一。
目前,负荷建模一共有两大类方法,分别是统计综合法以及总体测辨法。统计综合法的基本思想是先将负荷分类,并确定每类负荷的平均特性,然后统计各类负荷所占有的比例,最后综合得出总体的负荷模型,但是这类方法存在着统计工作费时费力等缺点。
随着相量测量单元装置(PMU)的广泛应用,基于实测数据的总体测辨法得到了许多学者的重视。总体测辨法的基本思想是先确定负荷模型的结构,再由现场采集的数据辨识出负荷模型的参数,确定负荷的模型。因为负荷本质上是一个非线性系统,对非线性系统辨识时,往往要求输入激励波动较大。在总体测辨法中,要求负荷的输入信号电压幅值波动在10%左右,如负荷节点变压器器分接头动作等。但是这种波动并不是每时每刻都存在,因此这种方法不能在线建立负荷模型。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PMU类噪声数据的在线辨识负荷参数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采用如下步骤:
1)对PMU装置记录的类噪声数据进行预处理:
2)建立负荷待辨识模型:
3)确定负荷待辨识参数集;
4)将负荷参数辨识问题转化为非线性最优化问题,并用基因算法求解。每10分钟辨识一次负荷参数,实现在线负荷建模。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步骤1)对PMU装置记录的类噪声进行预处理。U(1),...,U(N)为PMU测量总长度为N的负荷电压幅值序列,P(1),...,P(N)为PMU测量总长度为N的负荷有功功率序列,Q(1),...,Q(N)为PMU测量总长度为N的无功功率序列。经过预处理得到以下时间序列ΔU(1),...,ΔU(N),ΔP(1),…,ΔP(N),ΔQ(1),…,ΔQ(N),上述时间序列的每一项ΔU(k),ΔP(k),ΔQ(k)采用以下公式:
ΔU(k)=U(k)-U0
ΔP(k)=P(k)-P0
ΔQ(k)=Q(k)-Q0
其中U0是负荷运行在平衡点时的电压幅值,P0是负荷运行在平衡点时的有功功率,Q0是负荷运行在平衡点时的无功功率。采用以下公式确定:
所述的步骤2)建立负荷待辨识模型:
采用负荷的状态空间模型作为待辨识模型,采用以下公式:
y=Cx+Du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213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伏电站供电调度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用于确定患者特定突变的药物反应的方法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