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活性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22217.3 | 申请日: | 2017-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308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邱东;任辉辉;张忠民;赵慧宇;李爱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1/695 | 分类号: | A61K31/695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元同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5 | 代理人: | 刘元霞;牛艳玲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活性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1.一种生物活性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聚柠檬酸二醇酯预聚物的制备
将柠檬酸和二醇或多元醇进行缩合聚合反应,得到聚柠檬酸二醇酯预聚物;
(2)硅烷偶联剂改性的聚柠檬酸二醇酯预聚物的制备
将聚柠檬酸二醇酯预聚物加入到硅烷偶联剂溶液中进行反应,得到硅烷偶联剂改性的聚柠檬酸二醇酯预聚物;
(3)生物活性复合材料的制备
将步骤(2)得到的硅烷偶联剂改性的聚柠檬酸二醇酯预聚物和生物活性玻璃进行混合,搅拌均匀后,进行热固化成型,得到生物活性复合材料;
其中,硅烷偶联剂改性的聚柠檬酸二醇酯预聚物和生物活性玻璃的重量比为25:75~70:30;
其中,硅烷偶联剂为KH560或KH550;
其中,生物活性玻璃组成为:x(SiO2)·y(CaO)·m(P2O5)·n(Na2O),其中,x,y,m,n范围为:x为45mol.%~80mol.%,y为15mol.%~40mol.%,m为0mol.%~11mol.%,n为0mol.%~25mo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二醇或多元醇选自1,8-辛二醇、木糖醇、聚乙二醇或其中两种或三种的任意比例的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聚乙二醇的分子量为150~6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柠檬酸和二醇或多元醇的摩尔比为1:(0.8~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缩合聚合反应在140~160℃下进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时间10min~2h。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时间30~60min。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聚柠檬酸二醇酯预聚物以柠檬酸计与硅烷偶联剂的摩尔比大于1:0且小于等于1: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聚柠檬酸二醇酯预聚物以柠檬酸计与硅烷偶联剂的摩尔比为1:(0.1~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聚柠檬酸二醇酯预聚物以柠檬酸计与硅烷偶联剂的摩尔比为1:(0.2~0.8)。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聚柠檬酸二醇酯预聚物以柠檬酸计与硅烷偶联剂的摩尔比为1:(0.3~0.5)。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硅烷偶联剂溶液的溶剂为乙醇、丙酮、二氧六环、二甲基甲酰胺。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硅烷偶联剂溶液的溶剂为乙醇。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硅烷偶联剂改性的聚柠檬酸二醇酯预聚物和生物活性玻璃的重量比为30:70~50:50。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热固化成型在50~120℃下进行。
16.根据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生物活性复合材料。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生物活性复合材料用于制备骨缺损修复材料的用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未经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2221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