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沸石为载体的异硫氰酸烯丙酯缓释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22298.7 | 申请日: | 2017-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225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3 |
发明(设计)人: | 颜冬冬;王秋霞;曹坳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N47/46 | 分类号: | A01N47/46;A01N25/12;A01N25/08;A01P3/00;A01P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冯静 |
地址: | 10019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载体 氰酸 烯丙酯缓释 颗粒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沸石为载体的异硫氰酸烯丙酯缓释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由有效成分、载体组成。颗粒剂配方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异硫氰酸烯丙酯0.01%~30%,沸石粉补足至100%。通过将异硫氰酸烯丙酯原药制备成颗粒剂更加方便了异硫氰酸烯丙酯作为土壤熏蒸剂的使用,具有使用安全、方便等特点。本发明制备的异硫氰酸烯丙酯缓释颗粒剂在用于防治土壤根结线虫和土传病原真菌时具有较好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药制剂领域,具体是一种以沸石为载体的异硫氰酸烯丙酯缓释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保护地栽培和连作为土传病虫害的发生与发展提供了适宜的环境,通常栽种3-5年后,保护地生产力显著降低,产量一般降低20%-40%。目前,土传病害和根结线虫已经成为严重制约保护地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温室大棚栽培面积的进一步扩大和高附加值作物的连年栽培,土传病害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传统的防治土传病害的方法有抗病育种、实行轮作、深翻嫁接、施用接触性化学农药等。采用熏蒸剂进行土壤处理是防治土传病虫害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由于熏蒸剂分子量小、易挥发、降解快,无地下水污染和农药残留问题,有利于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甲基溴一直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土壤熏蒸剂。甲基溴土壤消毒能很好地消灭土壤中的线虫、真菌、害虫、杂草等,作物增产显著,生产中深受农民欢迎,国内外应用广泛。但是由于甲基溴破坏臭氧层物质,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列为限控物质在2015年将禁止使用。异硫氰酸烯丙酯是一种潜在甲基溴替代品,并且是一种生物源的土壤熏蒸剂,目前美国已经批准登记异硫氰酸丙烯酯。
异硫氰酸烯丙酯是一种广谱性的土壤熏蒸剂、对土传病原菌、线虫、杂草和地下害虫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国内现在一般将它加工成水剂可以通过滴管或者喷雾的方式在田间使用,在美国登记的异硫氰酸烯丙酯主要是通过机械注射或者滴灌的方式进行田间施药。天然沸石表面粗糙、比表面积大、具有多孔结构,具有较强的离子交换能力和吸附能力,不但能使物料均匀地吸附在表面,而且能吸附到孔穴和通道内,提高物料的利用效率,大大改善物混合的均匀度。本发明专利将沸石粉作为异硫氰酸烯丙酯的缓释载体,即可满足异硫氰酸烯丙酯的缓慢释放控制土传病害的目的,同时也能充分发挥沸石粉改良土壤的作用,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针对目前蔬菜、花卉、果园、中草药等作物中土传病害的问题,提出一种经济有效的异硫氰酸烯丙酯缓释颗粒剂的制备方法,用本发明提供的这种异硫氰酸烯丙酯缓释颗粒剂,使用方便、安全系数高、对人体危害小。
本发明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异硫氰酸烯丙酯缓释颗粒剂的应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异硫氰酸烯丙酯缓释颗粒剂,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
异硫氰酸烯丙酯 0.01~30%;
沸石粉 70~99.99%;
所选的沸石粉为沸石矿破碎后过筛成粒径为0.02mm~1mm的天然沸石粉,比表面积不低于500m2/g。
制备本发明的异硫氰酸烯丙酯缓释颗粒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重量百分比,将组分异硫氰酸烯丙酯0.01%~30%,沸石粉补足100%,充分混匀;
(2)将步骤(1)所得物料进行制粒,烘干,筛分即得到该异硫氰酸烯丙酯缓释颗粒剂。
一种缓释颗粒剂的用途,适用于蔬菜、花卉、果园、中草药等作物田的作物种植前进行土壤处理,或在作物定植后直接撒施、沟施或穴施,用于防治疫霉菌、腐霉菌、镰刀菌引起的腐烂病和枯萎病土传真菌病害,由根结线虫引起的线虫病害。
采用本发明的配方所加工的异硫氰酸烯丙酯缓释颗粒剂,其实施效果表明,该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具有使用安全,方便,效果好的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2229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水稻专用叶面喷施药肥
- 下一篇:一种小麦种衣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