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二甲醚和CO2直接制备碳酸二甲酯的电化学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22457.3 | 申请日: | 2017-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319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吴晋沪;訾仲岳;刘广波;王辉;李建青;何涛;刘广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25B3/02 | 分类号: | C25B3/02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牟海峰 |
地址: | 2661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酸二甲酯 二甲醚 电化学 直接制备 一室型电解池 化学反应 电化学合成 三电极体系 减排 转化 | ||
一种二甲醚和CO2直接制备碳酸二甲酯的电化学方法,在三电极体系一室型电解池中通过电化学反应直接将二甲醚与CO2转化为碳酸二甲酯,用于碳酸二甲酯电化学合成,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对CO2固定利用,实现碳减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化学方法,特别涉及二甲醚和CO2直接制备碳酸二甲酯的电化学方法。
背景技术
2016年11月4日,国务院印发了《“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指出到2020年,在2005年的基础上,CO2排放的强度下降40%到45%的上限目标,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利用CO2将其变废为宝作为化工原料合成具有附加值的化工产品,是实现碳减排的重要途径之一。但CO2热力学高度稳定,如何将其活化成为了CO2利用的关键问题。电化学方法是CO2活化的有效的方式之一,通常在常温常压下即可实现CO2的固定利用。
碳酸二甲酯(dimethyl carbonate,DMC)是一种环境友好的有机化工原料,可以替代剧毒的光气作羰基化试剂、替代有毒的硫酸二甲酯和卤代甲烷作甲基化试剂,以它为原料可直接合成食品添加剂、抗氧化剂、植物保护剂、高级树脂、燃料和药物中间体、表面活性剂等。同时DMC的含氧量高达40%,可以作为环保型车用汽油添加剂,在增加辛烷值,减少排放物方面都优于当前所使用的甲基叔丁基醚(MTBE);DMC还可以作为高能电池电解液和酯交换法制备碳酸二苯酯(DPC)的原料。因此,碳酸二甲酯是一种符合现代“清洁工艺”要求的环保型化工原料,DMC还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有机溶剂和新型汽油添加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1992年就被欧洲列为无毒产品,我国化工部在八五和九五期间将其列为重点项目。但目前碳酸二甲酯的商业化制备方法,例如:光气的甲醇解聚法、甲醇的氧化性羰基化法和酯交换反应等多种方法。所有这些方法都使用有毒的、腐蚀性的、易燃的和爆炸性气体,如光气、氯化氢和一氧化碳。能耗高且对环境不友好。最近备受关注的二氧化碳与环氧乙烷、二氧化碳与甲醇直接制备碳酸二甲酯。本质上虽说为环保的,但反应需在高温或高压下进行,且需要高贵而复杂的催化剂,不易于反应控制和技术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甲醚和CO2直接制备碳酸二甲酯的电化学方法,即在三电极体系一室型电解池中通过电化学反应直接将二甲醚与CO2转化为碳酸二甲酯,用于碳酸二甲酯电化学合成,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对CO2固定利用,实现碳减排。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1)配制电解液:以水、电解质水溶液或离子液体为电解液,所述的电解质溶液中电解质的质量浓度浓度为0%~50%;
(2)组装电解池:取20-100ml电解液置于电解池中,电解池中放置一磁力搅拌转子,阴电极、阳电极、参比电极放于电解池中组装成三电极体系为一室型的电解池装置;电解池装置还包括进、出气口,电解池装置所有连接处进行密封;
(3)合成碳酸二甲酯:将电解池装置置于20-80℃水浴中,磁力搅拌转速为200r/min-800r/min,在N2气氛下,CO2采用气体流量5mL/min-200mL/min,在电解池装置内通20min-60min后开启电源,恒电压2-30V通电电解1h-3h,再继续定气速通CO2的同时,向电解池中通入二甲醚,二甲醚气速控制在5mL/min-200mL/min,反应30min后,即可得碳酸二甲酯。
电解反应如下式所示:
优选的,阴电极、阳电极和参比电极分别在使用前用1000目砂纸打磨,再在水中超声10-20min,真空干燥后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2245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