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部分预制装配式后叠合空心楼盖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22555.7 | 申请日: | 2017-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365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1 |
发明(设计)人: | 皮天祥;左睿直;皮绪华;梁恒;赵健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B5/28 | 分类号: | E04B5/28 |
代理公司: | 50201 重庆大学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王翔 |
地址: | 40004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部分 预制 装配式 叠合 空心 楼盖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部分预制装配式后叠合空心楼盖,包括现浇楼盖底板、现浇肋梁板网格和预制平板。首先支底模和梁肋侧模、扎底板及肋梁钢筋,接着浇筑空心楼盖底板和肋梁混凝土,施工缝留至顶板底,然后将事先预制成的与各空心尺寸相对应的平板吊装至肋梁顶,再在各肋梁对应位置放置与暗梁相连的受力纵筋,最后将各平板间肋梁位置二次浇筑,养护完成即可。本发明取消空心楼盖中内模材料,施工时采用二次叠合浇筑成型的两种新型空心楼盖结构。该结构型式将能解决传统空心楼盖存在的前述全部问题,同时还不增加施工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装配式建筑领域,特别是空心楼盖。
背景技术
空心楼盖由于结构高度小、空间刚度大、比普通肋梁楼盖更经济的设计成本在大跨度车库、商业、广场及部分大板结构中具有较好的适用前景。
但现有的空心楼盖需要用到内模(全现浇混凝土),实际施工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1)各空心楼盖内模供应商提供的内模材料没有统一的规格标准,目前空心楼盖的细化设计只能由内模供应商根据其独特材料来执行,而内模供应商通常由施工总包单位确定,在施工图未出、施工总包单位未确定的情况下,要求内模供应商提前进行空心楼盖细化设计是不现实的,这样在管理程序上的就出现了紊乱;
(2)内模供应商对各自内模供应材料实行垄断,故内模材料费用较高,实施时还要支付给总包单位一定比例的施工配合费用,较大地增大了工程成本;
(3)全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底板混凝土很难浇筑密实、均匀,极大地影响工程质量;
(4)由于大部分车库等工程平面形状并不规则,内模材料的规格尺寸限制了空心楼盖中空心位置的自由布置,导致边角等很多部位必须做成实心,引起工程成本增加较多。
(5)全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现场湿作业大,施工工期较长,工业化程度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空心楼盖施工中,使用内模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提出取消空心楼盖中内模材料,施工时采用二次叠合浇筑成型的两种新型空心楼盖结构。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部分预制装配式后叠合空心楼盖,其特征在于:包括现浇楼盖底板、现浇肋梁板网格和预制平板。所述现浇楼盖底板和现浇肋梁板网格一次浇筑成型。所述现浇肋梁板网格是现浇楼盖底板上表面纵横交错的格子状肋板,每一个格子对应一块预制平板。
每一块所述预制平板均封闭一个格子的上端敞口。相邻的预制平板之间具有缝隙,这些缝隙形成纵横交错的格子状的预留缝沟道网格。所述预留缝沟道网格的下方即是现浇肋梁板网格的上端。在预制所述预制平板时,需要预留钢筋接头,这些钢筋接头位于所述预留缝沟道网格中。
所述现浇肋梁板网格内配置若干拉筋。所述预留缝沟道网格内铺设受力纵筋。这些受力纵筋的一端与预留缝沟道网格周围的梁/柱/墙体连接。所述拉筋下端勾住现浇楼盖底板内的钢筋、上端勾住受力纵筋。对所述预留缝沟道网格内进行二次浇筑,养护完成后,即形成部分预制装配式后叠合空心楼盖。
进一步,所述预制平板的四周是坡面。
进一步,在预留缝沟道网格内铺设受力纵筋时,预留缝沟道网格的每一条沟道的两端均铺设一根受力纵筋。
进一步,每一根受力纵筋的一端与预留缝沟道网格周围的暗梁连接。
进一步,所述现浇肋梁板网格周围是暗梁和柱体。现浇肋梁板网格四周配置的所述预制平板与这些暗梁和柱体接触。
进一步,所述现浇肋梁板网格中,每一个纵横交错点配置一根拉筋。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毋庸置疑的,取消空心楼盖中内模材料,施工时采用二次叠合浇筑成型的两种新型空心楼盖结构。该结构型式将能解决传统空心楼盖存在的前述全部问题,同时还不增加施工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225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物医药用混合容器
- 下一篇:一种高干度污泥管式蒸汽喷射浆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