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高温可剥离型压敏胶及含有该压敏胶的胶粘带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23184.4 | 申请日: | 2017-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837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3 |
发明(设计)人: | 王权;都佩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都铂高分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133/04 | 分类号: | C09J133/04;C09J163/00;C09J11/06;C09J11/08;C08G59/44;C09J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02 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高温 剥离 型压敏胶 含有 压敏胶 胶粘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敏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高温可剥离型压敏胶及含有该压敏胶的胶粘带。
背景技术
压敏胶制品广泛应用于包装、汽车、电器电子、建筑材料、航空航天、医疗卫生和家庭生活用品等各个行业,起到捆扎、保护、密封、绝缘、识别和固定等各种粘接作用。由于压敏胶制品使用的行业极为广泛,其分类也比较复杂,但按其最终是否需要从被粘接物表面剥离下来,可将压敏胶(带)分为两大类:可剥离型压敏胶(带)和持久型压敏胶(带)。其中,可剥离型的压敏胶(带)在医疗、汽车、家用电器、建筑材料、LCD液晶板以及一些高光洁度材料(如镜面不锈钢板)表面临时保护膜等领域中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需求量和应用范围都在扩大,呈不断上升趋势。
可剥离型压敏胶对压敏胶的可剥离性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其主要技术难题是:①剥离力增长太快,导致再剥离困难或难以剥离;②再剥离时尤其是在户外或是在使用条件下经受热、紫外光及湿气等作用后,在被保护材料表面留有残胶或是鬼影,对被保护材料表面造成污染。
可剥离型压敏胶制品的典型代表有表面保护用压敏胶带、遮蔽压敏胶带和记事贴。仅以表面保护压敏胶带为例,据统计,2005年国内表面保护胶带的年需求量已达到12亿m2。国外厂家如美国的3M公司、法国的诺凡赛尔公司、德国的宝丽菲姆公司和德莎胶带公司、日本的积水化学公司和日东电工公司、韩国的三芝公司和UTC胶带公司等均在国内销售各种表面保护胶带,有些已在上海及周边地区设立了工厂。这些外国公司的产品主要集中在汽车、电子和光学精密仪器等领域,我国保护胶带生产厂家的产品由于技术含量较低,主要集中在建材、家具和电器等行业,与外国公司产品的档次差距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工艺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耐高温可剥离型压敏胶及含有该压敏胶的胶粘带,其耐高温和可剥性显著提高,制成的25μmPET胶层厚度25μm的胶带,180°剥离力可调控为3~10N/25mm,初粘力(滚球法)为12~18#,180℃持粘力达到1kg×1hr不掉落,对标准SUS钢板的可剥性150℃×6hr冷热剥不残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中的耐高温可剥离型压敏胶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聚丙烯酸酯预聚物100份、环氧树脂1~20份、环氧固化剂0.5~15份、促进剂0.1~5份、增粘剂0~30份、稀释剂0~30份。
进一步地,所述的耐高温可剥离型压敏胶得加工步骤如下:
1、将聚丙烯酸酯预聚物、环氧树脂、增粘剂、稀释剂加入反应釜60℃~80℃混合均匀;
2、加入促进剂总量的30~60%,并升温至90~120℃,反应2小时,降温冷却出料;
3、在涂布使用前,加入剩余的促进剂和固化剂,常温搅拌10~30分钟后,在8小时内使用。
进一步地,所述的聚丙烯酸酯预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不高于-30℃,重均分子量为10000~50000,分子量分布指数为1.5~2.5,酸值为30~90mgKOH/g,由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中的一种或两种单体,与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酸羟乙酯等丙烯酸酯类单体、醋酸乙烯酯、苯乙烯中的一种或多种单体共聚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的环氧树脂的环氧当量为170~300g/eq,为缩水甘油醚类、缩水甘油酯类、缩水甘油胺类、脂肪族类或脂环族类环氧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所述的环氧固化剂的固化温度小于150℃,固化时间小于8小时,为脂肪胺类、芳香胺类、酰胺类、改性胺类、羧酸及酸酐类等环氧固化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所述的促进剂为叔胺类、季铵盐类、有机锡类、有机膦类、三氟化硼及其络合物等促进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所述的增粘剂的软化点大于等于100℃,为松香类及改性松香类增粘树脂、萜烯树脂、石油树脂等增粘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所述的稀释剂为乙酸乙酯、甲醇、乙醇、甲苯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所述的含有该压敏胶的胶粘带由基材和耐高温可剥离型压敏胶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的基材的一面采用离型剂离型处理,另一面电晕处理,离型面离型力为10~50g/25mm,电晕面达因值不低于48,基材材质为聚酯薄膜、聚酰亚胺薄膜、聚乙烯薄膜、聚丙烯薄膜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都铂高分子有限公司,未经常州都铂高分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2318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09J 黏合剂;一般非机械方面的黏合方法;其他类目不包括的黏合方法;黏合剂材料的应用
C09J133-00 基于有1个或多个不饱和脂族基化合物的均聚物或共聚物的黏合剂,其中每个不饱和脂族基只有1个碳-碳双键,并且至少有1个是仅以1个羧基或其盐、酐、酯、酰胺、酰亚胺或腈为终端;基于此类聚合物的衍生物的黏合剂
C09J133-02 .酸的均聚物或共聚物;其金属盐或铵盐
C09J133-04 .酯的均聚物或共聚物
C09J133-18 .腈的均聚物或共聚物
C09J133-24 .酰胺或酰亚胺的均聚物或共聚物
C09J133-26 ..丙烯酰胺或甲基丙烯酰胺的均聚物或共聚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