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终端解锁方法、装置及终端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24297.6 | 申请日: | 2017-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867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3 |
发明(设计)人: | 温伟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36 | 分类号: | G06F21/36;G06F3/0488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胡彬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终端 解锁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终端解锁方法、装置及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智能终端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智能终端的智能特性,使其显得方便、高效。由于智能终端的功能越来越多,可以安装在智能终端的应用程序的种类越来越多,使得智能终端具备更多的用途,例如,金融类应用程序、即时通讯应用程序等。
智能终端内安装的应用程序被使用时,需要获取用户的隐私数据。所以,为了防止用户的隐私数据被泄露出去,用户可以通过给智能终端或者智能终端中安装的各个应用程序设置密码的方式来增强终端的安全性。
然而,现有技术中,需要用户在液晶显示屏上执行一定操作,以对智能终端进行解锁。如果在人员比较密集的区域进行解锁,用户设置的密码便容易被他人看到,使得终端的安全性降低,进而导致用户的隐私数据被泄露。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解锁方法、装置及终端,以优化现有解锁方案,解决现有解锁方案安全性低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解锁方法,包括:
获取解锁指令;
检测终端当前的解锁模式,所述解锁模式包括面向用户模式和背向用户模式;
如果所述解锁模式为背向用户模式,则从背向用户的触摸屏获取触摸轨迹;
判断所述触摸轨迹是否与所述背向用户模式下的预设解锁轨迹相匹配;
若所述触摸轨迹与所述背向用户模式下的预设解锁轨迹相匹配,则解锁与所述预设解锁轨迹对应的功能。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解锁装置,包括:
指令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解锁指令;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终端当前的解锁模式,所述解锁模式包括面向用户模式和背向用户模式;
轨迹获取模块,用于如果所述解锁模式为背向用户模式,则从背向用户的触摸屏获取触摸轨迹;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触摸轨迹是否与所述背向用户模式下的预设解锁轨迹相匹配;
解锁模块,用于若所述触摸轨迹与所述背向用户模式下的预设解锁轨迹相匹配,则解锁与所述预设解锁轨迹对应的功能。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第二方面所述的终端解锁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解锁方法、装置及终端,通过获取解锁指令时,检测终端当前的解锁模式,并在解锁模式为背向用户模式时,从背向用户的触摸屏中获取触摸轨迹,并在所述触摸轨迹与背向用户模式下的预设解锁轨迹相匹配时,解锁与预设解锁轨迹对应的功能的技术手段,实现了通过背向用户的触摸屏进行解锁操作,尤其在人员较为密集的区域,可以保证用户输入的解锁轨迹的隐蔽性,进而提高终端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解锁方法第一个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
图2a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解锁方法第二个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
图2b是第二触摸屏显示第一显示界面的示意图;
图2c是第一触摸屏显示与触摸轨迹无关联的预设界面的示意图;
图2d是第一触摸屏显示正向解锁界面的示意图;
图2e是第一触摸屏显示密码设置界面的示意图;
图2f是第一触摸屏显示轨迹绘制界面的示意图;
图2g是第一触摸屏显示模式验证轨迹的示意图;
图2h是第二触摸屏中获取的模式验证轨迹的示意图;
图2i是第一触摸屏显示轨迹验证界面的示意图;
图2j是第一触摸屏显示背向用户模式功能界面的示意图;
图2k是第一触摸屏显示模式验证界面的示意图;
图2l是第一触摸屏显示轨迹更改界面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解锁方法第三个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解锁装置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方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解锁装置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方框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解锁装置第三个实施例的结构方框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242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指纹解锁的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图像鉴权的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