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动力电池盖板氦检漏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25397.0 | 申请日: | 2017-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856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刘安平;刘洪新;张新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灵帕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20 | 分类号: | G01M3/2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27 | 代理人: | 陈惠珊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力电池 盖板 检漏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盖板氦检漏系统,包括上料传送带、第一下料传送带和第二下料传送带,第一除尘箱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真空检漏箱,第二除尘箱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真空检漏箱,第一真空检漏箱和第二真空检漏箱的上方设置有与直线模组三和直线模组四连接的直线模组二,直线模组一、直线模组三、直线模组二和直线模组四的底端均设置有真空吸盘,第一真空检漏箱的一侧设置有氦检漏仪,本发明可以实现在线式、全自动、多个盖板同时上料、PLC程序控制、各盖板依次独立检测、自动下料、分拣,区分合格品和不合格品,实现了动力电池盖板氦检漏的全自动化、智能化,机械结构合理、工艺流程合理、完善,提高效率,保证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形动力电池检漏系统,具体为一种动力电池盖板氦检漏系统。
背景技术
动力电池是新能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动力电池掣肘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因而,电池的安全和实用性能是其尤为重要的性能参数,而动力电池盖板的密封和连接效果正是其中的重点,好的密封和连接效果可以增加电池的安全性能与电池装配成直线模组的方便快捷等实用性,尤其是要防止氦泄露,这就需要对动力电池盖板进行氦检漏以确保其密封性,但传统的动力电池氦检漏系统却有一定的不足之处,现有为手动系统,下舱连在一起,一个有漏,一起判定不合格,再到另一个装置一个一个检,需要二次上下料,影响效率,焊接“粉尘”会使设备损伤,检测产品上残留的微小颗粒物容易进入检漏仪的分子泵中,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尽管这些“粉尘”肉眼看不到,检测的数量多时,日积月累,重则损坏分子泵,轻则减少分子泵的使用寿命。个别有可能出现大漏,氦气抽进检漏仪,致使本底居高不下,检漏难以继续。且效率较低,精度不高。
所以,如何设计一种动力电池盖板氦检漏系统,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力电池盖板氦检漏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上料传送带、第一下料传送带和第二下料传送带,所述上料传送带的一端连接有所述第一下料传送带,所述第一下料传送带的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二下料传送带,所述上料传送带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除尘箱,所述上料传送带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除尘箱,所述上料传送带的上方设置有直线模组一,所述直线模组一的一端连接有位于所述第一除尘箱上方的直线模组三,所述直线模组一的另一端连接有位于所述第二除尘箱上方的直线模组四,所述第一除尘箱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真空检漏箱,所述第二除尘箱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真空检漏箱,所述第一真空检漏箱和所述第二真空检漏箱的上方设置有与所述直线模组三和所述直线模组四连接的直线模组二,所述直线模组一、所述直线模组三、所述直线模组二和所述直线模组四的底端均设置有真空吸盘,所述第一真空检漏箱的一侧设置有氦检漏仪,所述氦检漏仪的一侧设置有辅助真空泵,所述第二下料传送带端部的一侧设置有控制柜,所述控制柜的内部设置有PLC工控机,所述PLC工控机电性连接所述直线模组一、所述直线模组三、所述直线模组二和所述直线模组四,所述控制柜的一侧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氦检漏仪通过位于所述控制柜内部的PLC串口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显示屏,所述第一真空检漏箱和所述第二真空检漏箱的上部均设置有上密封舱,所述第一真空检漏箱和所述第二真空检漏箱的底部均设置有下密封舱,所述上密封舱通过真空检漏管连接有所述氦检漏仪,所述下密封舱的下端通过所述真空检漏管连接有所述辅助真空泵,所述氦检漏仪的一侧设置有氦气供气装置,所述氦气供气装置的一侧通过通气管连接有氦气回收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直线模组一、所述直线模组三、所述直线模组二和所述直线模组四底部的两端均设置有支撑架。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柜的底端通过线路与市电连接,且所述控制柜与所述线路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上料传送带、所述第一下料传送带和所述第二下料传送带的顶端均设置有物料分隔板。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除尘箱和所述第二除尘箱的上部均设置有整理除尘台,且所述第一除尘箱和所述第二除尘箱的一端均通过所述通气管连接有空压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灵帕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灵帕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253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型电池水检装置
- 下一篇:模拟水、土荷载作用的盾构隧道管环抗渗性能试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