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船舶厨房通风一体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27653.X | 申请日: | 2017-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823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3 |
发明(设计)人: | 任世贵;汤瑾璟;黄运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3J2/02 | 分类号: | B63J2/02;B63J2/10;B63B29/22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27 | 代理人: | 王一琦 |
地址: | 2000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船舶 厨房 通风 一体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舶厨房通风一体机,属于船舶厨房通风系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船舶厨房的通风包括送风机向厨房送风、抽风机向外抽风和空调送风。送风机向厨房送风主要是使用风机将室外的空气通过风机的动力作用向厨房送入;抽风机向外抽风主要是通过集气罩将厨房灶台炊具产生的热气通过抽风机排到室外;空调送风一般采用固定式安装在厨房天花板上的球形布风器。使用时,通过旋转布风器的球形头,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调节布风的方向,从而使风向尽量对准工作人员。由于厨房通风包括送风机向厨房送风、抽风机向外抽风和空调送风,常规做法是三种功能分开设置,从而使得通风必须具有大量的风道和管路,布置非常困难。且空调送风中,球形布风器安装位置较高(一般天花板位置为2100mm高),调节不便,且风量传输距离太远,需要更大的风量,从而造成空调负荷的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船舶厨房通风系统,船舶厨房的通风,包括送风机向厨房送风、抽风机向外抽风和空调送风都是独立分开的,需要在厨房天花板上占用更多的空间,且因为更多的风道和风管,会给布置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对于送风机向厨房送风来说,常规布置无法达到隔绝高温气体的功效;对于空调送风,空调布风器位置较高,使用时一方面因为距离远,需要更多的风量,另一方面,不便于船员使用时调节球形风口位置。
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船舶厨房通风一体机,包括机架本体1,所述机架本体1通过吊架2吊装在厨房灶台上方的舱顶6上;所述机架本体1中间区域设有具有抽风功能的集气罩抽气道8,在所述中间区域外侧周围依次设有送风腔10、空调送风腔3;送风腔10与集气罩抽气道8之间,设有填充隔温材料的隔离舱4;所述送风腔10与至少一个送风管11连通,各送风管11汇聚后与室外连通;所述空调送风腔3与至少一个空调送风管5连通,各送空调送风管5汇聚后与空调器连接。抽风机12,将灶台产生的热气通过风道抽到室外。
进一步的,在送风腔10底部有开孔及格栅,将风送到通风一体机四周,从而对热气形成包裹。
进一步的,在空调送风腔3的侧壁上装有球形布风器7,空调送风腔3内的空调风将通过球形布风器7送出;所述球形布风器7角度可以调整,高度接近空调送风腔3底部的位置。
进一步的,在送风腔10和空调送风腔3底部,设置有若干泄放旋塞9,能够通过泄放旋塞9将送风腔10和空调送风腔3里的凝水排出。
进一步的,所述机架本体1呈矩形状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隔离舱4、送风腔10、空调送风腔3由内向外分布,且均呈矩形环状。
进一步的,所述集气罩抽气道8位于机架本体1的中心位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将送风机向里送风、抽风机向外抽风和空调送风集成在厨房通风一体机,使布置简单,省去部分风道和风管,节约船舶厨房内部及天花板的空间。
2)送风腔与集气罩抽气道之间,设有填充隔温材料的隔离舱,巧妙隔绝了热风的热量,减弱了对空调和普通送风的温度影响。
3)送风机向厨房送风时,还可以具有隔绝高温气体的作用:送风可以在厨房通风一体机周围形成包裹,防止热气扩散。
4)空调布风器的位置大大降低,距离船员的距离更近,风量需求有所降低,同时船员调节调节球形风口的风向更方便。
5)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具有广泛推广应用的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船舶厨房通风布置简图。
图中,a1.集气罩,a2.布风器,a3.厨房空调,a4.送风风管,a5.抽风机,a6.送风机,a7.风栅;
图2是现有技术中厨房集气罩的示意图。
图中,b3.厨房集气罩,b4.排风口,b5.厨房天花板。
图3是图1中的空调布风器的示意图。
图中a201.天花板,a202.布风器,a203.送风管,a204.吊架,a205.送风口。
图4是本发明船舶厨房通风一体机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船舶厨房通风一体机的平面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的球形布风器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船舶厨房通风一体机的平面布置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未经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2765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动力船
- 下一篇:带电池箱的多旋翼遥控飞行无人机机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