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用VRV系统的机房热管空调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27680.7 | 申请日: | 2017-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712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鲁洁;赵文杰;郭俊菲;李栋;张闻达;赵孝保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11/64;F24F11/86;F24F11/88;F24F13/28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彭英 |
地址: | 21002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用 vrv 系统 机房 热管 空调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VRV系统的机房热管空调,包括蒸气压缩制冷系统、控制系统和热管循环制冷系统;控制系统分别与蒸气压缩制冷系统、热管循环制冷系统连接;蒸气压缩制冷系统各并联连接的压缩机中,至少有一台压缩机为变频压缩机;控制系统包括室内外温湿度传感器、控制装置、电气控制装置及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本发明采用VRV系统的机房热管空调,通过控制循环回路中的制冷剂充液率,实现了空调在变频蒸气压缩循环制冷和热管循环制冷状态下以制冷剂最佳充液率进行运作,满足室内冷热负荷要求的高效率;本发明还根据室外温度的不同,使得所述的机房热管空调具有三种工作模式,能够达到降低能源消耗、提高效率、获得良好节能效果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VRV系统的机房热管空调,具体涉及一种变制冷剂流量的技术。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的快速发展,数据已经全面进入各行各业,因此促进了数据机房的大规模建设。由于电子计算机与数据处理机房内设备密度大、发热量大,且计算机系统对环境的温湿度、含尘浓度等都有十分严格的要求,因此应设空调系统。传统的机房空调单纯依靠蒸气压缩制冷,能耗大,已经不能满足节能减排的要求。
而热管式机房空调却可以有效利用冷源,从而实现节能。热管式机房空调机组的风系统由室内热风循环系统和室外冷风循环系统组成,机房内热空气在热侧循环风机的作用下流过热管式空气调节机组热侧,经过热管式换热器时产生焓降,处理到合适的温、湿度及洁净度后被重新送入机房,从而降低机房内的温度,保证机房内的环境条件;室外冷风循环为开式循环,室外冷空气以室外散热风机为动力,流过热管换热器时带走热量。
但当室外温度高于热管冷凝所需温度时,热管系统就不能正常运作,此时仍旧需要使用蒸气压缩制冷系统。但现有的机房空调多采用定速压缩机,机房内负荷低时,多组压缩机正常运作势必造成机房能耗的增加,压缩机的使用寿命也会降低。且制冷剂定流量的热管/制冷系统中,蒸气压缩循环制冷和热管循环制冷过程对制冷剂充液率需求不同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前者制冷剂充液率不能太高,否则会使压缩机效率降低,而后者蒸发器中最佳状态为满液,为使传热面与液体制冷剂充分接触,获得较高的换热系数。若如现代机房空调所述两个系统使用相同的制冷剂充液率,则系统无法实现高效率运行。
变制冷剂流量(Varied Refrigerant Volume,简称VRV)空调系统是一种冷剂式空调系统,以制冷剂为输送介质,室外主机由室外侧的换热器、压缩机和其他制冷附件组成,末端装置是由直接蒸发式换热器和风机组成的室内机。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与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用VRV系统的机房热管空调,通过调节制冷剂充液率,实现了空调在变频蒸气压缩循环制冷和热管循环制冷状态下以制冷剂最佳充液率进行运作,降低能源消耗,提高效率,获得良好的节能效果。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采用VRV系统的机房热管空调,包括蒸气压缩制冷系统、控制系统和热管循环制冷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分别通过1号单向阀、2号单向阀与蒸气压缩制冷系统、热管循环制冷系统对应连接;
所述蒸气压缩制冷系统,包括若干台并联的压缩机,各压缩机中,至少有一台压缩机为变频压缩机;
所述控制系统,包括室内外温湿度传感器、控制装置、电气控制装置以及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
所述室内外温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室外环境参数、室内环境参数,并将所检测到的数值反馈至控制装置;其中:室内环境参数包括室内温度、室内湿度,室外环境参数包括室外温度、室外湿度;
所述压缩机并联后分别通过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电气控制装置与控制装置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师范大学,未经南京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276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