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高矩形顶管工后纵向整体刚度的预埋组件及用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27911.4 | 申请日: | 2017-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3846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孙阳;顾祯雪;姚昱婷;林欣然;苏静波;李昂;王华坤;李海淼;陈实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南京水汇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1/036 | 分类号: | F16L1/036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高 矩形 管工 纵向 整体 刚度 组件 用法 | ||
1.一种提高矩形顶管工后纵向整体刚度的预埋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压浆管,所述压浆管均匀排布与矩形顶管的管壁内并贯穿矩形顶管内外壁,每个所述压浆管通过连接管与预应力孔道相连,所述预应力孔道在矩形顶管管壁中沿长度方向埋设的管道,所述预应力孔道一端为小定位榫头,另一端为大定位榫头,所述小定位榫头伸出矩形顶管的管节端40mm以上,所述大定位榫头末端与矩形顶管的管节端平齐,所述大定位榫头的内径略大于小定位榫头的外径,所述压浆管与外壁连通的管道内安装有可拆卸的注浆管套管,所述注浆管套管可将压浆管的外壁开口密封,保留压浆管的内壁开口与连接管之间的通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矩形顶管工后纵向整体刚度的预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孔道排布在压浆管的两侧,即每个压浆管通过两个连接管与两个预应力孔道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矩形顶管工后纵向整体刚度的预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管套管为一端开口一端密封的中空管,开口端朝向注浆管的内壁开口端,密封端朝向注浆管的外壁开口端,且所述密封端的侧壁上设置有与连接管相连的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矩形顶管工后纵向整体刚度的预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浆管为钢管,下部内嵌一段带螺纹钢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矩形顶管工后纵向整体刚度的预埋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矩形顶管的首尾管节的预应力孔道端部预埋有锚垫板,所述锚垫板通过螺纹筋与管壁牢固连接,所述锚垫板上设置有供钢绞线穿过的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提高矩形顶管工后纵向整体刚度的预埋组件,其特征在于,锚垫板内还安装有夹片,所述夹片为可插入锚垫板与钢绞线之间间隙的垫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矩形顶管工后纵向整体刚度的预埋组件的用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工厂预制矩形顶管的管节时,在制作钢筋笼环节,将焊接连接好的预埋组件固定在钢筋笼中的设定位置,压浆管的两端进行临时封盖,在首尾管节顶板及底板一端预埋入锚垫板,然后浇筑混凝土完成所有管节制作;
第二步:矩形顶管的管节运输至工程现场后,将每一管节预应力孔道中砼灰浆清理干净,相邻管节之间通过第一步埋设在每节管节中的预应力孔道两端的大、小定位榫头对准插入进行连接,顶进过程中,同时打开注浆孔的临时封盖,通过压浆管的内壁开口端连接注浆液实现同步注浆,完成所有管节连接施工;
第三步:在首尾管节的某一端,通过预应力孔道人工穿入钢绞线,钢绞线贯穿所有管节,然后在首尾管节的预应力孔道端部通过锚具夹紧钢绞线;
第四步:检查保证锚具没有裂纹、伤痕、锈蚀后,标定好预应力张拉值与压力表之间的相关关系,然后用设置在首尾管节一端的千斤顶在每一束钢绞线首尾两端对称、均匀张拉,张拉到设定值后进行锚固,缓慢回油退顶卸载,整机复位进行下一束张拉,直至所有钢绞线张拉完毕;
第五步:张拉完毕后,及将压浆套管装入压浆管,通过压浆套管压入水泥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提高矩形顶管工后纵向整体刚度的预埋组件的用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具包括锚垫板和夹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南京水汇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海大学;南京水汇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2791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穴盘苗起苗器
- 下一篇:一种大麦种植一体机的施肥装置